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4章 遲了 (4 / 5)

不過現在嘛,整個湟州,包括青唐城、湟州、廓州與積石山,現在的水土惡化得不厲害,有許多精兵猛將,分散著許多大部族,但有多少大部族在阿里骨兵敗熙洮後,還繼續聽從阿里骨的命令?

就象阿里骨兵伐溫溪心,真正屬於他的兵馬,不足兩萬人!

其實王巨不知道的是,史上阿里骨收復河州沒有成功,又與西夏反目,於是再度翻悔,投奔了宋朝。宋朝那時正是元佑黨爭最厲害的時候,他投奔好不投奔好,也沒有幾個人管他。當然投奔更好了,於是宋朝立即加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西蕃邈川首領。等於承認了他在湟州的合法統治地位。然後阿里骨也算是安份守己。

但王巨就是知道了,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況且吐蕃戰士崇勇尚武。甚至有些剽勇者以戰死為榮,因此范仲淹曾上書說熟戶戀土地,護老幼牛羊,遇賊力鬥,可蕃蔽漢戶。

又有說吐蕃人善射,耐艱苦,上下山如覆平地,遇有戰鬥。則同惡相濟,傳箭相承,其從如流。

如果不是王巨帶來的變化,在史上未來朝廷於西北越來越倚仗蕃兵,僅是一個秦鳳路蕃強人就達到了四萬餘人,壯馬近八千人。每次遇到戰鬥,皆是蕃兵衝鋒在前,鄉兵次後保捷弓箭手),然後禁兵來打掃戰場。

因此史上宋朝西軍表現得那麼強大,但與遼國金國作戰。卻是連戰連敗,這也是一個原因。西軍強大不是西軍裡的禁軍強大,強大的乃是蕃兵與各色鄉兵……

這段歷史王巨同樣不知道。但吐蕃人的戰鬥力他是能看到的。

即便劉仲武平滅三個寨子,看似讓三個寨子眨眼間灰飛煙滅,但在這三個寨子蕃人反抗下,仍殺傷了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官兵。

這時候放過阿里骨,給了阿里骨整合湟州的時間,萬一以後再背叛呢?一旦讓阿里骨整合起來,那時的阿里骨就不是現在的阿里骨了。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阿里骨不背叛,現在章楶已經去了河東。王巨會在慶州渭州延州安排伐夏事宜。正是阿里骨的背叛,整個計劃全部打亂了。就包括遼東那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然明年伐夏,還有一年半時間可以整頓。那麼自己離開時,足以交給朝廷一個安靜的靈夏。

可現在,整讓阿里骨弄得一切都那麼倉促。

呵呵過後,王巨只說了兩個字:“遲了。”

繼續打吧。

使者回去,阿里骨後悔萬分。關健是現在宋朝拿下了蘭州,接著又拿下大半個湟州,幾乎將吐蕃與西夏完全切斷了。還有道路,那就是王巨所說的大斗拔谷,此外貓牛城那邊還有道路通達涼州,也就是李元昊兵犯吐蕃的那條山道。

不過這兩條道路皆是崎嶇難行,不易相互聯合了。

或者指望赤嶺西邊那零星的各個小部族?不要說他們力量弱小,他們也不承認阿里骨的地位。

阿里骨困窘萬分,甚至他都未看到宋軍有什麼戰鬥,就陸續地將這些地區佔領了,可惜王巨不知道,否則他會送一本《裴行儉傳》給阿里骨讀一讀,讓阿里骨明白善戰者無赫赫戰功這句話。

而且又發生了一件事,讓王巨對阿里骨更加痛恨。

吳楠終於逃了出來。

這一路逃得很辛苦,他是不敢向南方逃跑了,沒有耶律吉家人的帶領,他如何能逃回遼國的蘇州?

迫於得己之下,他開始向東北方向逃跑,看看能不能遇到彼岸派過來的人手。

結果被一個部族的人抓住,做了一段時間奴隸,還將他的頭髮髡了,好不容易他抓住了一個機會,又再度逃了出來。

等他找到彼岸的人時,人已經瘦得幾乎都認不出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