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暗黑大宋的四個主角分別是誰> 第855章 囚籠(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5章 囚籠(下) (3 / 4)

不怕遼軍從大沙漠穿過來,就怕遼軍造船自黃河而來。

如今這些堡砦全部被宋軍接收,並且王巨又讓大量士兵帶著後勤,乘船東上,陸地上有宋軍側擊,水路上有船隻巡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少遼軍不管造船渡河,或者搭建浮橋渡河,得要花上一段時間吧,而且這一帶以幹原為主,樹木都是矮小的耐旱樹木,想要尋找適合造船的木料十分困難。即便造好了,還要面臨著宋朝水軍的剿殺。

所以只有第二條路,也是遼軍跨過黃河的那個渡口,金肅軍東面的君子津渡口喇叭灣渡口),這一帶河面比較平直寬闊,水流平緩,也是河口黃河下來,最好的渡口。

還有其他的小渡口,但這是十幾萬大軍撤退渡口,那些小渡口適合麼?

然而現在這二軍一州全部被宋軍拿下,斡特剌能不急麼?

他也顧不上興州城有沒有被宋軍拿下了,立即帶領兵馬撤退。

可憐种師道與劉昌祚害怕他犯神經病,還往橫山增置了一些兵力,然而一箭未發,斡特剌退走了。

但讓他欣慰的是,這幾州百姓聽聞遼軍撤退,許多軍民自發地請求跟隨遼軍前去遼國。遼國暫時還沒有人口危機,相反的,經過遼東叛亂後,死了許多丁壯。

而且這些人當中不乏貴族,雖然不如往昔,但他們手中還有著不少財富。於是一路彙集,最終這一行軍民數量幾達二十萬之巨。

斡特剌撤走了,三州留下的百姓幾乎沒有一個是對西夏死忠的,慶州延州同時出兵,將三州輕鬆收復,然後迅速修城牆,建堡砦,包括白池城、鐵門關、三岔口、左村澤、奈王井、烏延城這些重要的關鎮,不過夏州北部的一些重地,如黃羊坪、七里坪、安慶澤、大沙堆、王亭鎮、德靖鎮,沒有管它們,非是它們不重要,一旦進一步修葺,將它們聯絡起來,則能成為夏州最好的北大門,而且這一片地區也是原來西夏最重要的農耕區與畜牧業區,這些關鎮必須重建,才能保護這一地區的開發,但眼下時間來不及了,單個的建設,則成無險可守之勢,不如不管。

斡特剌一路北上,到達黃羊坪時,他已經得到興州失守的訊息,不過因為黃河巡邏森嚴,斥候沒有打聽到詳細情況。不過他仍然認為宋軍主力在他的後面,要麼順著水路而下,且不說用船能載多少兵力,就是能載很多兵力,這段河面河流平緩,幾乎就不存在溯流逆流的差距,而且彎道多,等於延長了航運,然後還要上岸,還要走一段路程,因此宋軍即便想在金肅軍與遼軍會戰,也來不及了。或者渡過黃河,不怕辛苦,順著古長城這段道路插向鹽州,再插向洪州,銀州,麟州,府州,進入遼境,同樣也來不及!

因此隨著加入百姓越來越多,他的行軍速度越來越慢,但因為產生這個錯覺,斡特剌一點也不著急。相反,這些百姓,以後會有很多用場的,包括反攻,這是西夏的領土,幹嘛不反攻,有了這些百姓,到時候遼國就會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勢。

而且因為這些百姓離開家園,將家中所有貴重物資,以及糧草牲畜一起帶了出來,這一行後勤十分充足,並且因為河套許多部族陸續加入,提供了許多牲畜水囊,帶了足夠的水,水源也不缺。

他的兵馬向金肅軍出發,金肅軍那邊湧來許多“民夫”,大搞建設,以便在遼軍到達前,建設更多的堡砦關卡,同時又勸說百姓將還沒有成熟的豆粟收割下來,交給各堡砦,當成青飼料,根據他們送來的重量,未來發放相關的物資。這是近處的,離宋境遠的則直接用火燒,然後讓百姓南下,前去麟州就食。

主要是這裡有兩個優勢,這一帶屬於唐朝的勝州地區,在後梁時,遼國出兵,將勝州所有百姓擄往遼國。後來又佔據這裡,但遷徙過來的百姓都是來自山後各州的漢人。不指望這些漢人對宋朝有多少好感,但不會太排斥。同時這裡以駐軍為主,百姓不多,總共加在一起不過四五千戶,容易安置遷徙。

同時各營主將親自出面,向他們允諾了未來宋朝給予的種種好處,用此來彌補他們的損失,但還是不遷徙的,則用強硬手段了,強行焚燒其莊稼房舍。

斡特剌大軍抵達金肅軍時,這兩軍一州所有百姓都被遷徙一空,莊稼同樣燒得乾乾淨淨,也就是宋朝即將執行堅壁清野戰術。

這也是常見的戰術了,還沒有引起斡特剌警覺,因此到達金肅軍時,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派使責問張守約。

你們這些宋人,膽子好大,居然敢公開入侵我朝。

不知道俺們遼國是老虎嗎!

張守約也給了回話,西夏自李繼遷起,就是一群無賴不守信義的亂臣賊子,具體的不用說了,證據太多太多,象李繼遷打不贏就投降,安定下來後又接著造反,生生拖得宋朝無奈地看著他壯大。李繼遷死後,李德明還稍好一點,李元昊又來了,然後一代不如一代。

去年經爾國再三調解,我朝同意議和,但梁氏賊子卻派大批斥候潛入我朝邊境,散發謠讖,離間我朝君臣,故我朝這才討伐西夏。並且這些斥候與證據,也陸續送到邊境,交與爾國之手,向爾國解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爾國不顧道義,不顧是非曲折,先派三萬阻卜騎兵襲擊我朝供給,爾又率十幾萬兵馬進入西北,先戰七里坪,繼戰夏州城,後攻鹽州城,導致我朝將士傷亡無數。爾國不仁在先,休怪我朝不義在後!

你們做了初一,就不要怪我們現在做十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