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出面,配合他們修路,建堡,規勸他們耕種放牧,安心耕種生產。若是條件好,還會在蕃人聚集地設立私塾,弘揚教育。
查處私商私貨,流竄作案兇人……
其次是官員與官員之爭的權利分配,如一縣之內,若是知縣無能,同樣也能被主薄與縣尉架空,若有能力,那麼主薄與縣尉便會成為知縣的好幫手。
所以王巨說了一句後,杜主薄微微一愣,最後還是將文書推到王巨面前。
王巨檢閱幾個堡鎮官兵強人,也將他們震憚了,杜主薄同樣聽說了,不能將這個小知縣真當成一個小知縣。
這個動作很微妙,一討一推之間,主次關係開始明確化。
實際也沒有多大的事,有事,例如賦稅,都整成這樣了,漢人百姓還得要納稅。
但王巨有什麼辦法,難道上書要求免稅嗎?
恐怕連孫長卿都不知道這一年宋朝財政會有多難。
那麼餘下還有什麼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過王巨心中卻長長鬆了一口氣,雖然華池縣沒有多少政務,卻必須要得到下屬官員的認可。不然大家依然將自己當成了毛孩子,那麼如何做事?
“軍政兩方面都認可了,這次立威圓滿成功了,終於邁出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這個討厭的錢……”王巨心中說。
王巨處理著公文。
杜主薄在邊上問:“聽聞知縣有意再組一支蕃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開始在組建了,華池縣防禦力量太弱。”王巨口是心非地說道。
這支蕃軍可不是為了防禦而準備的。但想想未來也好笑,整個環慶路的官員也不過四十幾營,滿打滿合在一起不到兩萬人,況且各堡砦不能全部放棄不要吧,能抽出多少官兵作戰?
但李諒祚十萬大軍居然就被打敗了。
大家一起變著法子弱啊。
杜主薄不以為然,宋軍是防禦,戰線拉得很長,因此西夏始終能保持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打宋朝薄弱的兵力。這個懸差可不是一點半點的,增加一營蕃兵管什麼用?這是擾民之舉。
這小子年青氣盛,孫知州居然還就同意了。
這就是官員的磨合期。
除非到了現在王安石與司馬光這一步,否則一開始同僚共事未必會很融洽的。
“杜主薄,等會我請各位同僚吃頓晚飯。”王巨放下公文說道。
“這怎麼好意思呢,應當是我們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