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沒什麼不好,更沒什麼不對,私事上包統一從沒坑過朱珠,在戰場上他的決定更是不知救過朱珠和隊友多少次。
“你再看這個……”尤少君展開另一畫卷,“這是京城東邊的安州鎮,再往西……”他手指著路線,“這裡,離安州鎮百里遠的集寧郡,這是我的封地……”
“你封地在這裡啊……”夏百合好奇的瞧過去。
說到封地,就得談談天佑王朝的爵位繼承製度了,據說在天佑王朝之前的那個王朝,開國時所有王侯尤其是皇家的,封了好多世襲罔替,永不降級的,還有皇室子孫都有封地有爵位都是國家來養活,結果兩百多年後吃閒飯的王孫公子達到幾十萬,國家財產入不敷出,相對應的則是民不聊生。
那個王朝之所以覆沒,與養了太多隻會吃喝玩樂的王孫公子有很大關係,所以天佑王朝吸取教訓,對爵位封地祿米等有了很嚴格的規定,無論多大的功勞,哪怕是皇帝的兒子,都只能襲三代,而且每一代降一級,三代之後要沒出息,別指望國家養你。
拿長寧公主為例,她是皇帝的嫡公主,生來就尊貴,她有品級還有封地,她得算第一代,然後她的兒子算第二代,為郡王,但一般郡王是有爵位有養老田,沒有封地的,除非長寧公主從她自己的封地裡拿出一些給兒子。
注意,只能給一些,不能超過郡王的標準,而剩下的那些,在長寧公主過世後就會收回國有。
再然後,到了簡郡王的嫡長子,那孩子得封超品的國公或一品的鎮國將軍,以長寧公主嫡公主的身份和簡郡王的受寵,估計國公是有希望的),是有爵位有養老田,也能從他爹手裡繼承更小的一部分封地,他爹剩下的那些,最後也得收回國有。
等到了國公的嫡子,就是沒有爵位沒有養老田,更沒有封地,他能得到的,是和他兄弟姐妹分家後的父母所有的遺產。
長寧公主要還有別的兒子,那嫡次子和三子四子是隻能封國公的,他們的嫡長子得封鎮國將軍,孫子封撫國將軍,也是襲三代,就沒了。
長寧公主要還有女兒,嫡長女封郡主,次女和以下的封縣主,她們的孩子也可以封國公封鎮國將軍,孫子封撫國將軍,也是襲三代,就沒了。
每每都三代,公主如此,別的公侯也如此,真要細算,國家還是得養不少二世祖三世祖的,可要不如此,誰願意為皇家賣命?
這種制度總得來說比前朝是有優點的,那就是不讓王侯將相的後代不學無術吃老本,朝廷是鼓勵他們上進,自己掙出更加光明的未來,你看李尚書,也是郡王,可人家多有出息,目前位高權重的,比一般親王活得還滋潤。
至於衛王,恭王他們,那是皇家特殊教育的結果,說白了朝廷鼓勵的上進,並不是完全公正公平的,有些特殊人群,不上進比上進要好。
夏百合之前遇到臨江郡王時,就瞭解到她的封地是她爹趙王從自己封地裡劃出來的,是給女兒當嫁妝的,那簡郡王也有本來不奇怪,可尤少君劃撥的面積太大了。
喜歡醫心不改請大家收藏:()醫心不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