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遇的——“白戩忽地頓住,熾霆槍尖挑起晾曬的艾草香囊,“...瘋丫頭罷了。“尾音裹著三分無奈七分縱容,驚飛了簷下築巢的雨燕。
“咔嚓!“
五十步外老桃樹應聲炸開冰霧,水劍璃倒懸枝頭,霓裳劍穗纏著十七八個凍硬的青梅:“白子煦!你才是青州城最大的呆頭鵝!“她足尖踢碎的冰晶簌簌墜落,在半空拼成「你才瘋」的篆文,又被故意歪扭成小豬模樣。髮間冰魄簪感應到主人心緒,悄悄將「水劍璃天下第一」的銘文投影在樹皮上,轉眼又被她羞惱地拂袖抹去。
白帝城的暮色裡,軒轅徹指節叩響粗陶酒碗,驚得簷角銅鈴上的冰晶簌簌而落。這個披著破敗蓑衣的青年,亂髮間纏著漠北帶血的枯草,可那雙映著烽火的眼睛,卻比齊王冕旒上的東珠更灼人。
“諸位且看!“他忽然掀開褪色的《山河社稷圖》,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血指印,“漠北永凍層下埋著軒轅太祖的斷龍戟,南海鮫綃帳裡供著當今天子的乞降書——那些踏著飛劍飲瓊漿的修真老爺,正用我們妻兒的魂魄淬鍊本命劍!我們跪地刨食時,膝蓋陷的是諸侯混戰的焦土!我們彎腰拾穗時,脊樑頂的是三界傾覆的天門!齊王宮潑出的殘羹,能在飲馬河浮起十萬凍殍!從今起,我們的犁頭要耕穿九鼎!織機要紡出烽燧旗!“酒肆裡的販夫走卒突然屏息,巡城修士的飛劍斬落酒旗時,滿堂苦役突然攥緊了豁口的鐮刀。軒轅徹的身影早已沒入暗巷:“這是個人才。”
子時的白帝城地牢,青磚縫裡鑽出的黴斑爬滿了《賦稅則例》殘卷。劉平提著素紗燈籠踏入時,驚醒了鐵鏈上棲著的寒鴉,暖光掠過他月白襴衫上繡的並蒂蓮紋——那銀線在昏暗中竟似活水般流淌。
“韓兄可知...“他指尖拂過刑架上乾涸的墨跡,忽地改口笑道:“城西酒肆那篇《斥朱門賦》,比御史臺十八學士的檄文更振聾發聵。“
韓彪支起被鹽水泡皺的脊樑,鎖鏈在《刑律》拓本上刮出火星:“劉參軍是來討伐我這'亂民'的?“
“在下劉平,字文樞。“他突然從袖中抖落本《流民錄》,書頁間夾著曬乾的槐花,“白帝城戶曹參軍,專司核對賑濟簿冊——昨夜拜讀韓兄高論,恨不能擊築相和。“
牢門玄鎖“咔嗒“墜地,驚散滿地鼠蟻。韓彪眯眼盯著他腰間晃動的青玉算珠:“放了我,明日彈劾你的摺子能淹了護城河。“
劉平卻俯身拾起半塊冷硬的炊餅,袖中飄落的賑災賬目正巧墊在韓彪草蓆下:“城南三十二間粥棚,倒有二十八間的米鬥刻著'劉'字私印。“他突然輕笑,“這般糊塗賬,豈能少了韓兄這等明眼人點撥?“
韓彪啐出口中草屑,瞥見對方襴衫下襬沾著灶灰:“劉參軍是要請我去府上查賬?“
“寒舍備了薄酒糟魚,廊下埋著去歲釀的梅子醋。“劉平解下灰鼠大氅披在他肩頭,衣襟燻著的沉水香裡混著藥草氣,“韓兄若肯賞臉,不妨共賞新得的《饑民圖》長卷——畫師在落款處題了句'朱門酒肉臭',墨跡未乾便被官差撕了去。“
暗處突然傳來獄卒鼾聲,劉平腕間象牙笏板輕敲磚牆:“這地牢的耗子都餓得啃《刑律》充飢了,韓兄當真要與鼠輩共度良宵?“
“好吧,走。”
燭火搖曳的廳堂裡,軒轅徹正用銀籤撥弄鎏金博山爐的香灰。青煙在他指尖纏繞成北斗狀,忽被推門而入的寒風撕碎。
劉平的襴衫下襬還沾著地牢潮氣,右手已按在《流民錄》暗藏的袖箭機括上:“閣下夜闖私宅,怕是走錯門庭了?“
韓彪反手摸向腰後短匕,卻見軒轅徹膝頭攤開的《饑民圖》上,正壓著半塊與他懷中一模一樣的凍硬炊餅。
“文終兄好雅興。“軒轅徹腕間螭紋玉佩輕叩茶案,震得青瓷盞中漣漪成卦,“兩個時辰前在酒館聽韓兄縱論《斥朱門賦》,又聞劉大人熔鎖鑄勺的義舉——“他指尖忽地凝起星砂,在桌面繪出白帝城三十里外義倉的方點陣圖,“這般星辰引路的緣分,豈能錯過?“
劉平袖中賑災簿冊“啪“地落地,泛黃紙頁間飄出朵乾枯槐花——那正是他昨夜夾在韓彪牢飯中的暗記。
軒轅徹拾花輕笑:“戶曹參軍用《九章算術》重編賑濟簿冊,流民以洛書之數傳遞暗語——這般經緯之才,倒是比欽天監那些...“他突然屈指彈碎香爐青煙,煙霧竟凝成“軒轅“二字篆文。
韓彪的短匕“噹啷“砸在青磚上。劉平盯著對方腰間晃動的螭紋玉佩,那分明是前朝皇室匠作監的制式:“閣下究竟——“
“不過是個愛聽故事的閒人。“軒轅徹解下腰間螭紋玉佩輕叩案几,青玉泛起《河圖》星紋的微光。他朝二人虛抱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