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的分類有很多種,有傳統相聲也有新相聲,有單口有對口還有群口;相聲演員的分類也有很多種,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照體制內外來分。
當然如果放在何向東身上,還可以按照支援何向東的和不支援何向東的來進行區分。
像侯三爺石先生還有楚城這一批人當然是非常支援何向東的,也可以說是何向東的後盾。
像嚴亮這類人就屬於比較居中了,沒有刻意去支援何向東,但也絕對不會出手打擊,屬於冷眼旁觀型別。
還有一類的就是趙峰華這種人了,他們就是恨何向東不死了,他們正當年,正是打算大展手腳的時候,而且曾經還和何向東發生過矛盾,所以他們是最不想讓何向東順利崛起的。
一來是何向東還有向文社正常崛起會搶佔市場,他們這些人的日子會很不好過。二來他們和何向東是有宿怨的,誰知道這王八蛋成角兒了之後會不會報復他們啊。
所以他們是和何向東咬的最兇的那幫人。
收視率結果出來之後,侯三爺石先生等一批非常喜歡和看好何向東的人高興的差點沒跳起來,侯三爺還特地開了一瓶珍藏的紅酒,弄得跟過年似的。
他們看中的不僅僅這是這檔節目的成敗,也不是何向東的知名度提升與否。在更大層面上他們所看中的是相聲還有曲藝的未來,現在相聲曲藝還有戲曲都相當沒落,已經沒人聽了。
而何向東的火爆京城,說明了相聲沒有死,它依然很受觀眾喜歡,所以相聲沒錯,錯的是相聲藝人;而這檔以曲藝為核心的永珍歸春節目的大好收視率,也恰好能說明曲藝的魅力猶在,這對相聲界對曲藝界的意義實在是太重要了。
相聲界還有曲藝界太需要這樣振奮人心的訊息了,目前整個曲藝行當都沒有多少從業者了,就算是業內人士都紛紛轉行去了,單靠說相聲表演曲藝根本吃不飽飯。
連從業者都對這行絕望了,這行還能不完蛋嗎?那些關心曲藝的前輩們都憂慮的不行了,現在何向東、向文社還有永珍歸春給了他們太多驚喜和希望了,這是一劑強心劑啊,他們等這一天等這一個人等了太久太久了。
所以何向東在他們眼裡就是個寶貝啊。
那些真正關心曲藝關心相聲的前輩們對何向東是沒有任何惡意的,他們巴不得有更多的何向東,一個何向東已經如此了,要是再多幾個何向東,那相聲還有曲藝的復興就真的是指日可待了。
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那些人不懂的只有把蛋糕做大了,他們才能分到更多的道理。
他們只看見了現在網路、電視、廣播、報紙,所有媒體鋪天蓋地都在談論何向東,現在已經越來越少電視臺找他們做節目了,雖說本來也就沒有幾個吧,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把怒火遷到何向東身上。
現在到處都是何向東和向文社,媒體做相聲節目和專題,首選就是他們,那些打算大展身手的人怎麼能忍得了這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