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相聲大師楊少華> 第二章 妮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妮兒 (1 / 2)

何向東見躲不過去,一臉悲憤道:“在想當初,後漢三國有一位莽撞人。自從桃園結義以來,大爺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西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鎮定府常山縣,百bo第四聲)戰百勝,後封為常勝將軍。”

相聲貫口裡面的韻律韻腳都是有規矩的,比如百需要念成bo第四聲),白要念成bo第二聲),還有報菜名裡面一道菜江米釀鴨子,釀要念成rang第四聲)。

說也奇怪,剛前面還一臉苦色的何向東,真正入了活兒之後倒是眉飛色舞,半點不露怯,手舞足蹈配合肢體語言來描繪戰鬥場景:“只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趙雲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杆,奪槊三條。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德山頭之上見一穿白bo第二聲)小將、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將。心想,我若收服此將,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愛將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雲,徐庶進得曹營一語未發,今日一見趙將軍馬落陷坑,堪堪廢命,口尊:“丞相,莫非有愛將之意?”

何向東一回頭,瞪眼凝眉繃臉抿嘴,使出曹操的相兒來:“曹操言道:‘正是。”

再回身拱手屈身,做出徐庶形態,道:“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將?’”

何向東再扮曹操,伸手下令:“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倘有一兵一將傷損趙將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一員戰將,與他一人抵命。’眾將聞聽不敢前進,只有後退。那趙雲一仗懷揣幼主,二仗常勝將軍之特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

“曹操一見,這樣勇將焉能放走,在後面緊緊追趕,追至當陽橋前,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放過趙雲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雲,只見一黑臉大漢立於橋上,曹操忙問夏侯惇:‘這黑臉大漢,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一……莽撞人。”

“曹操聞聽,大吃一驚,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顏良之時,曾對某家言道,他有一結拜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反掌觀紋一般,今日一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一觀那莽撞人武藝如何。”

“青羅傘蓋撤下。”說到這裡,何向東偷了一口氣,神情一凝,接下來一段便是整個貫口最快的階段,而且是越來越快,對他也是一個挑戰,但見何向東嘴唇皮上下翻飛,語速極快,咬字卻極為清晰。

“只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韌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頜下扎裡扎煞一副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鑌鐵盔,二龍鬥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雲羅傘蓋花冠於長,身披鎖字大葉連環甲,內襯皂羅袍,足蹬虎頭戰靴,胯下馬,萬里煙雲獸,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橋頭之上,咬牙切齒,捶胸憤恨,大罵:‘曹且聽真,今有你家張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爭,或鬥,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爭,不鬥,爾乃匹夫之輩。’大喊一聲,曹兵退後;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把當陽橋喝斷。”

這一番貫口使下來,何向東額頭上已經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了,可見是賣了力氣了。何向東一手負在身後,另一隻手並出二指指點而出,來了一個極漂亮的收尾:“後人有詩讚之曰:‘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

“好。”師父方文岐比出大拇指,誇讚了一聲,也不得不誇讚,對於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能把八扇屏的莽撞人說到這個地步已經實屬難得了。

何向東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得意地笑道:“怎麼著,爺們兒這活兒使得不錯吧。”

方文岐點頭贊同道:“得虧你有一個好師父啊。”

何向東一臉嫌棄,他平時練功可沒少下功夫,就拿趙雲騎白龍馬手執銀槍來說,但這一個動作,何向東就練了不下萬次。

胯下騎著一個長板凳,手上還要拿著長棍,演出騎馬打仗的樣子。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弄上一兩分鐘可能還覺得有點意思,但是一整天,一整個月呢,腿都得磨破了,還有師父拎著棍子在旁邊站著,動作不標準就是一棍子下去,藝人學藝都是非常辛苦的。

像以前有些相聲藝人為了演好這些人物和打鬥,都是向武師拜師學藝,是真正學把式的,足可以見藝人作藝的講究。相聲裡面也有文活和武活之分,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鏢,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