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相聲大師楊少華> 第三十六章 分別總在不經意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分別總在不經意間 (1 / 2)

開始五日,何向東晝夜勤練迴圈運氣法和迴圈發聲法,這是基本功,一定要熟練,等回去之後,還要繼續苦練才有可能成功。

到第六日,張玉樹開始教授何向東一些模仿的技巧性問題了。

口技發聲主要是以口齒唇喉小舌,口腔肌肉,軟顎等人體器官,利用特殊的練習發聲來模仿各種聲音。像模仿馬蹄奔跑的聲音,就需要用到唇齒相互摩擦,由遠及近,依次遞進;模仿烏鴉青蛙或者飛機坦克的聲音,就需要用到小舌的顫音;伐木則是需要用到口腔肌肉的運動;用鼻腔共鳴模仿貓叫,用啞音模仿母鴨叫,用喉音配合上顎模仿公雞聲和鴨叫聲。

這些技巧都是需要師父手把手教的,這些天何向東一直在跟著張玉樹學,越學便越覺得口技這門藝術博大精深,越發覺得他張叔真是了不起,逐漸多了許多孺慕之情。

這些天,方文岐也來了好幾回,看何向東和自己的老夥計練功練得廢寢忘食,也

不打擾他們,連他師弟的挑戰都沒跟何向東說,看何向東沒惹出事來,就揹著手又回去了。

再過兩天,張玉樹提了一隻鳥籠子進來,裡面有一隻百靈鳥,他對何向東說這就是他以後的老師了。

學鳥叫是口技裡面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挑戰,因為鳥的叫聲非常俏皮和多變,正常的人聲想要模仿出來是極為困難的,這對口技藝人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能不能學好鳥叫也是一個口技藝人能不能出師的關鍵。

舉個例子,在模仿百靈鳥鳴叫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唇齒口腔等部位來控制速度的快慢和聲色的變化,以此來完成百靈鳥靈活多變的叫聲,難度非常大。

在口技藝術裡面還有百靈十三套之說,指的就是用百靈鳥的本聲融合模仿音組成十三種不同的聲音,包括燕子、貓叫、大姐姐、母雞下蛋、小雞、鷹抓小雞、喜鵲登枝、推小車、小車軋狗、蟬鳴、葦炸子、水鳥、家鵲鬧林等。

因為百靈鳥的叫聲非常靈活多變,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有的叫聲便不夠十三套,這就是不合格的鳴叫,但是也有超過十三套的,這便是極品,有的還有烏鴉的叫聲,這叫髒口。而張玉樹送給何向東的就是一隻極品的百靈鳥,非常珍貴。

藝人在表演的時候,有的人表演百靈十三套,也有的人表演百鳥爭鳴。像張玉樹的祖先百鳥張擅長表演的就是百鳥爭鳴,還創造性地把黃鶯的鳴叫聲融合其中,非常有影響力。

百靈十三套和百鳥爭鳴都是傳統口技裡面的絕技。

“我們的口技發聲要求非常清晰,不能有雜音的。尤其是在模仿鳥鳴的時候,要求將上下牙齒適度咬合,讓氣息從牙縫裡面排出,聲音隨著氣息自然流出去,用上下嘴唇來控制音色的變化。”

“尤其是我們在用話筒表演的時候,氣流衝擊上去是很有可能產生雜音的,所以我們必須利用氣息的控制來調解音量變化、大小強弱,這樣才能阻擋氣流衝擊話筒,讓音色變得悅耳起來。”

“要達到這個境界,就一定要練蠟頭功,這是我們模仿鳥鳴的一種練習方法,把蠟燭點燃放到離你嘴巴一寸遠的地方,模仿鳥叫而蠟燭不滅,這非一日之功,你一定要勤加練習,等你練成之後,你的口技也就有了幾分火候了。”

張玉樹摸著何向東的小腦袋,溫和地笑了。

何向東低垂著腦袋,悶悶道:“張叔,您是要走了嗎?”

張玉樹淡淡笑道:“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小傢伙,我們有緣還會見到的。”

知道張玉樹要走,柏強和方文岐也來送他,柏強說道:“張兒,你這次回上海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北京來,咱哥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一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