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所描述的場景有兩個最難的地方,一個是前面,表演需要很細很細,這個非常難;後面有個救火場景,那個場面太大了,那個更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幾乎沒人能來的了這個,想來當年那位表演這個節目的口技前輩一定是一位驚才絕豔的超凡人物。
“哇哇哇……”又一大兒哭,絮絮不止。
“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婦人拍兒,口中哼謠,小兒吞嚥,大兒初醒哭泣,丈夫罵兒子聲音,一時齊發,在同一時間響了起來,幾種不同的聲音卻如此和諧的響在了一起。
觀眾再次驚呼,他們都不知道驚呼多少次了。
阿比蓋爾徹底傻眼,臉漲的通紅就跟猴子屁股似得。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
“起火了。”
“家裡的,快起來。”
“啊,怎麼了?”
“著火了,快去幫忙救火。”
“哇啊,哇啊哇啊……”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古文後半部分的救火場景展現出來了,這是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場面最大的地方,更是最難的地方。
“救火。”
“救火啊。”
“救火啊。”
“汪汪汪汪……”
“哇啊哇啊……”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