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侍太醫上前檢視,隨即跪倒在地:“皇上……駕崩了!”
周圍人哭成一片。
外面的人得到訊息,趕緊敲響喪鐘。
國喪鐘聲,響徹京城。
京城瞬間哀嚎遍野。
這是從前朝就傳下來的規矩,皇帝駕崩,哭的人越多,證明這個皇帝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於是有的皇帝還會在身後事裡交代駕崩後必須要有人監管讓百姓哭出聲來。
可開聖帝的死訊傳來,不少百姓無需督促,自發哭出聲。
開聖帝作為一代開國者,確實做到了如自己所說,愛民如子,頒布了不少有利於百姓的政策,百姓們都感念其恩德。
在開元三十一年,開聖帝駕崩。
舉國哀悼。
可國不能一日無君,太子還是要趕緊登基才好安天下百姓的心。
於是顧承基在眾朝臣三番四請下終於登上了皇位,年號漢安。
新帝登基,當行仁孝之道,一般第一件事就是尊之前的皇後為皇太後。
可是就在開聖帝駕崩當晚,景仁宮的皇後娘娘就獨自在寢宮給皇上殉葬了。
就是死狀慘烈,不像自盡這種事,為了皇家顏面,也不會向外界宣佈。
顧承基最後追封皇後為聖母皇太後,將自己的生母追封為母後皇太後。
立昭然為皇後,李嫻婉為嫻妃。
自己那一後院的通房侍妾,統統封為了最低等的答應,趕去了冷宮居住。
原因是顧承基覺得太子府的這些女人,身份太過低微,不配再得到已經是皇帝的他寵愛了。
先帝孝期才過了兩月,顧承基就下旨全國選秀,只要是官家適齡女子,全部都要進京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