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夫人得知趙華陰去招惹窈窈,真生氣了:“體諒你自幼失恃,我不怎麼與你說過重話,但這次事情你做得太難看了,可還有半點家教?”
趙華陰:“我不信,當初將軍死活不願意娶世家女,為何回了一次洛陽,就願意了,嬸娘,我……我委屈!”
李繕在北地的名氣遠超過洛陽,他年少成名,素袍常勝,面冠如玉,英武卓絕,且還不是一問三不知的文盲,饒是從前出身低,北地少女們對他,也抱有別樣的憧憬。
趙華陰一開始,也只是心懷憧憬,在得知李望給李繕挑世家女,挑到郡守府時,她那夜完全睡不著。
郭夫人安排了一場小相看,她坐在屏風後,悄悄看著那個高大英俊的男人,越走越近,她期待著他的目光。
可李繕從始至終,沒看過那扇屏風,更沒看過坐在屏風後的她。
原來,李繕無論如何,也不願娶世家女。
此事鬧開之後,趙華陰想,是他不娶世家女,不是他不娶她,而且李繕不管娶誰,都是配不上他的,誰叫他甘願自降身份。
直到後來,聽聞李繕定下了謝家女,趙華陰心中的驚訝自不必說,她一下覺得,被否定的是自己了。
後來這兩年,她經常想,謝家女可以,她為什麼不行,以至於到如今她十八歲了,沒能看上任何男子。
而今天見到謝窈窈,趙華陰一邊知道,她不會配不上李繕,另一邊又因曾經的回憶作祟,心有不甘,這也是她沖動下,出言挑釁謝窈窈的緣故。
但她沒想到,謝窈窈聽到她那樣失禮的話,竟全然不在意,還笑著回那種話,她好像不在乎李繕曾經差點和誰成婚。
不過,趙華陰想,他們之間,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在意他,他自然也不在意她。
他只要不在意她就好。
很快,趙華陰心氣才順了,趕緊同郭夫人撒嬌:“嬸娘你別怪我,你知道我這兩年不好過……”
郭夫人自從主持了那次相看,折損了趙華陰的自尊,其實也總有愧疚,她嘆口氣,拿起一串手珠,念起阿彌陀佛。
…
吃過素齋,稍加歇息,錢夫人早已如坐針氈,想回去找李阿嬸嘮嗑了。
她有一事還挺好奇的,直接問郭夫人:“飯後我聽到一陣碎瓦聲,是你們房間在砸什麼嗎?”
郭夫人一臉尷尬:“有些瓷盤沒放好,摔壞了。”
錢夫人意識到自己問錯了,也有些尷尬:“那……你下次放好點,好端端的瓷盤,摔了怪可惜的。”
趙華陰低頭,疑心錢夫人在陰陽怪氣,更是窩火。
窈窈不好笑出聲,便提議:“日頭也西斜了,不若我們就回去吧?”
郭夫人:“是,心意到了,不必整日供奉佛前。”
等郭夫人和趙華陰上了馬車,錢夫人拉著窈窈,小聲問:“我剛剛是不是哪裡說得不對?”
窈窈輕聲:“母親說的其實還好。是郭夫人習慣了一些人說話委婉七分,母親的率真,讓她應接不暇。”
錢夫人本是以為自己“又說錯話”,以前在洛陽,她就一次次說錯話,也不是沒有夫人好心提醒她,但越提醒,她越管不住這嘴。
而窈窈和那些人想法不同,她說她率真,才讓人不習慣,而不是她做錯了。
錢夫人一喜,不錯,她就是個坦率真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