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一加遊戲中心官網> ??82 含蓄的東方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2 含蓄的東方人 (2 / 3)

這種成長經歷,既給柳芮帶來了好處,也留下了隱憂。因為過早獨立,她在面對生活困境時,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堅強與韌勁,無論遭遇多大的風浪,都能咬牙堅持。但與此同時,在內心深處,她變得敏感多疑,難以輕易對人敞開心扉,在人際交往中不自覺地豎起了一道屏障 。

柳芮始終對右手初次受傷住院的經歷刻骨銘心。

那天,是柏婧心急如焚地將她送往醫院。彼時,柏婧剛從秋季拍賣會的繁忙事務中脫身,難得有了閑暇時間,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照料女兒的事情當中。

受傷的柳芮疼得聲嘶力竭,柏婧一整天都緊緊守在病床邊,用溫暖的話語安慰著女兒,她眼眸中流露出的心疼,柳芮看得真真切切。

從住院的那一刻起,柏婧便開啟了全天候的守護。白天,她目光中滿是關切,一遍又一遍詢問柳芮身體有無不適,而後精心挑選營養均衡的飯菜,只為讓女兒盡快恢複健康;夜晚,病房裡燈光柔和,柏婧輕坐在床邊,掌心有節奏地輕拍著柳芮,哼著輕柔的搖籃曲,陪伴女兒進入夢鄉。

在柏婧日複一日的悉心陪伴下,柳芮如同幹涸的土地迎來甘霖,終於真切體會到了一直渴望的母愛。

柳芮怎麼也想不到,平日裡在商場上雷厲風行、呼風喚雨的母親,照料起自己竟如此細致入微。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貼心的舉動,都飽含著無盡的柔情,與柳芮記憶中那個整日忙碌、時常缺席自己生活的母親截然不同。

那段時間,柏婧宛如國內那些孩子即將奔赴高考戰場的家長,滿心滿眼只有女兒,對女兒的擔憂與關懷溢於言表。面對柳芮因傷痛和失戀變得喜怒無常,柏婧始終和顏悅色,別說嚴厲斥責,就連一句重話都捨不得講,事事都順著女兒。

彼時,慘遭失戀打擊又手部受傷的柳芮,內心極度敏感,彷彿驚弓之鳥,任何指責和批評都會讓她情緒崩潰。

好在柏婧對女兒的心思瞭如指掌,給予了她無盡的包容與耐心。她用溫暖的懷抱驅散柳芮內心的陰霾,用輕聲的安慰撫平柳芮的傷痛。而在柏婧的精心呵護下,柳芮內心的傷口逐漸癒合,曾經母女倆因忙碌和誤解産生的隔閡,也在這段親密無間的相處時光中悄然消散。她們之間有了母女間應有的默契,關系愈發親密,兩顆心也逐漸靠近。

可盡管住院期間與母親柏婧相處融洽,關繫有了顯著緩和,但柳芮在心底仍堅守著一條原則:該堅持的,必須堅持自我。

所以,面對母親出席拍賣會的邀約,獨居倫敦郊外別墅的柳芮,雖未直接回應,可她的沉默,已然是一種明確的拒絕。

黑暗中,手機螢幕閃爍不定,最後一條訊息還停留在三天前,是媽媽發來的:“右手打石膏的時候不許碰陶土——媽媽 ”。

看著這條資訊,柳芮心中五味雜陳。長久以來,她早已適應了柏婧在生活裡的缺位。

因此,當柏婧再次全身心投入工作時,柳芮內心平靜,毫無波瀾。在歲月的打磨下,獨立自主早已成為她生活的底色,照顧好自己,對她而言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可即便如此,青春期殘留的叛逆因子,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冒出頭來。

一天夜裡,柳芮把柏婧的再三叮囑拋諸腦後,趁著夜色,偷偷溜進了工房。轉盤飛速轉動,殘缺的陶胚在上面劇烈抖動,彷彿在對她的行為發出無聲抗議。此刻的她,完全將醫囑置之不顧,滿心只想沉浸在陶藝的世界裡。

果然,不聽勸往往要付出代價,就如同違背父母的告誡,總會面臨後果。很快,意外就發生了,柳芮不得不再次回到醫院。

晨光輕柔地灑進病房,百無聊賴的柳芮轉動著手腕,突然發現石膏內側有一行鎏金小字,在微光下若隱若現:“碎瓷用糯米膠粘會更牢固”。僅僅一眼,她便認出了那熟悉的筆鋒,是柏婧。這行藏在醫護人員難以察覺之處的小字,恰似柏婧一貫的愛,內斂而深沉,默默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更多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柳芮後來才知道,在忙碌的拍賣工作之餘,柏婧竟連續三個星期,不辭辛勞地驅車八十英裡,只為能在工房外,隔著玻璃,靜靜地看著她專注擺弄陶土的模樣。即便滿心都是對女兒傷勢的擔憂,柏婧也從未真正上前阻攔,而是選擇用這種默默守護的方式,尊重並支援著女兒的夢想 。

此刻,柳芮靜靜坐在爺爺那略顯老舊的陶藝坊裡,拉坯機在腳下發出細碎的嗡鳴,混著金箔的陶土在轉盤上旋出溫潤的弧光。她雙手虛攏成繭,隨著轉盤節奏輕輕提拉,濕潤的坯體便在掌心舒展成瓶身的雛形——

這是拉坯的初階功課,卻總讓她想起童年時爺爺教她“順著陶土的性子走”的模樣。

待坯體晾至半幹,表面泛起啞光的米白色,她才取出陶藝刀。刀尖觸碰到坯體的瞬間,細膩的土屑簌簌落下,“崇源”二字便在刀鋒遊走間顯形,筆畫邊緣還留著未及掃去的金箔碎屑,像撒了把碎星子。

這是她獨有的小心思:在刻痕裡嵌入微薄的金箔,待上釉燒制後,便會在瓶身留下若隱若現的金線,恰似母親柏婧在拍賣行紅毯上走過時,高跟鞋尖劃過地面的鎏金軌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