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上面寫著短短的一句話——
願山河無恙,所愛之人歲歲長安。
亦是他所願。
大梁官制,一般來說三年為一任,傅彥當初離開金陵城便是打算在地方州郡任滿兩任再回金陵。
有些官員會選擇三年任滿就換一個地方當官,但傅彥沒有。
他還是想在寧遠郡再幹一任。
當地方官和當京官是不一樣的,雖說京官待遇優渥,上升之路也會更為順暢,還有家族帶來的人脈助他一臂之力,但也很難令人施展手腳。
在寧遠郡的這四年多時間裡,傅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當他走入民間,親眼看到從府衙下達的政策真的有讓百姓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時,傅彥感到了一種極高的自我認同。
那是在金陵城為官很難感受到的。
傅彥突然想起來,七百年前有一位傳奇的開國皇帝——大雍昭武帝,他曾說,只有親自踏過每一寸土地,才能治理好每一寸土地。
如今的傅彥和昭武帝說出這句話時一般年紀,他似乎開始明白這句話的個中含義了。
如果可以,傅彥還想去到更多的地方。
兩年後,傅彥在寧遠郡任滿,接收到朝廷發來的文書,調他回京。
這六年的時間裡,傅彥已經對寧遠郡産生了深刻的感情,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載著一段回憶。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終究要有回去的那一天。
抵達金陵城的那日,傅彥遠遠地看見家人朋友在城門外迎接他。
然而人群中還有一個過分熟悉、卻是傅彥預料之外的人。
“你什麼時候回的金陵城?!”傅彥目瞪口呆地看著賀聽瀾,這家夥在信中明明說的是年底回來,怎麼這才九月份就回來了?
“就十幾天之前吧。”賀聽瀾嬉皮笑臉地說道,“怎麼樣?是不是特別意外?”
傅彥笑了,“你啊,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製造驚喜。”
這一幕有些熟悉,讓傅彥想起來了九年前。
身邊的人沒變,只是他們都成長了不少。
進宮跟趙承安複命過後,傅彥回到傅家,跟全家人一塊吃了頓飯。
這些年家裡的變化傅彥也是知道的,但是當他親眼看到的時候還是覺得十分新奇。
傅昶已經長成英姿勃發的少年了,如今在國子學讀書,打算明年考太學。
二弟傅衡娶了妻子,還生了個女兒,小侄女如今正是會跑會跳的年紀,使得家裡熱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