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問,知道甘玉是來考童子試,語氣不由更加親熱幾分。
在銘德老道看來,此子若不出差錯,今科必中,哪怕沒有提前投資,也可以結個善緣。
甘玉又聊了幾句,才問到一些神道之事。
銘德老道聽了,卻是一笑:“貢院之中,每次大考,的確有些鬼神作祟之事……若善信來本觀問此,卻是來錯了地方,不若去城隍廟,問廟祝要一道符籙護身,當可保得無恙……”
甘玉心中一定,又有些不解:“我聽聞,縣城之中有官氣龍氣庇護,其鬼不神……貢院法禁森嚴之地,不知為何會如此?”
銘德老道一笑:“自然是城隍特許……道廷取才,才德必須兼備才可,若一富家公子學富五車,卻為富不仁,手上多有人命,難道還能讓其考中?因此每次開考之前,都會特意消了法禁,令冤魂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原來如此……”
甘玉恍然大悟,心中卻是又有一點不甘。
他自己這種情況,可不是為富不仁,而是天降之災。
難道也要承受井龍王報複?
銘德老道抿了一口清茶,卻是笑而不語。
其實道廷科舉到了今日,這些規矩已經大多廢弛……舉個例子而言,還是為富不仁的富家公子,若能找到道行高深之士或者神祇庇護,或者本身有修為在身,自然不懼冤魂索命。
甚至若心思陰暗一些,還可以施展厭勝之術,禍害那些才學出眾的考生。
若背景強硬,又沒有鬧出什麼大事,日夜遊神也不會太過計較。
但這些就不必說了。
道廷取才,同樣取力!
不論氣運、財富、還是背景……都是‘力’的一種,力強者勝,也是弱肉強食的天規!
當然,如同甘玉這等才學出眾之輩,只要運氣不是太差,也能考中。
“多謝指點……”
甘玉誠懇道謝,準備之後便去城隍廟求取靈符。
正準備告辭,見到銘德老道居然佩劍,又想到城門口見到的通緝令內容,不由問道:“道長也習武?不知可有道法在身?”
“閑來無事,練武強身罷了……至於道法?不過捨本逐末罷了。”
銘德老道十分不以為然地道。
“哦?此言何解?”
甘玉有些疑惑。
他畢竟還是年少,誰又沒有一個匹夫仗劍行天涯,乃至修仙長生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