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鄉試’即將來臨,蕭容和謝江中間也就出去過兩三次。當然,每次出去都是林鴻在做東,他們只管蹭吃。
說來就來,兩天後就是‘鄉試’了,也叫‘秋試’。比起考秀才,‘鄉試‘更為嚴格。聽說主考官是由天子欽命的,‘秋試’考場嗎?大多在省府的東南面,被稱為‘貢院’,蕭容他們去看過,大門正中就懸掛著‘貢院’二字的大匾。
‘貢院’內設有‘考棚’,也叫‘號房’,是分成一小間一小間的。這幾天之內,考生答卷都在‘考棚’內進行,真心說,條件並不好,據有經驗的說,考完後都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貢院裡的監考很嚴,考生進貢院時,要進行搜身,以防他們衣服裡藏有‘夾帶’,真是哪個朝代都免不了‘作弊’之人。當考生進入‘考棚’後,外面會有人鎖門,中間是不能離場的。突發情況另說,比如,有人太過緊張以至於暈厥過去。
‘鄉試’一般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初八、初十、十四日進場,考試後一日出場。
三場內容,初場為三道四書題,四道經義題,第二場,說白了就是寫一片議論文,第三場,就時事結合所學理論談談自己的見解。
林鴻也著實是夠朋友。考試當天,他親自駕車把蕭容和謝江送去了‘貢院’門口。
蕭容看著那上書的大大的匾額,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彷彿又回到了考大學那一年。那一刻,他似乎又正在參加高考。
接到考卷的那一瞬,蕭容快速瀏覽了一遍題目,貌似都是和謝江討論過的熟題。
初場出來,兩人都狠狠地補吃了一頓,實在是太消耗體力了。
三場出來,謝江還好,只臉色有點兒發白,都不用謝函去扶。蕭容則慘多了,他年歲小,走出‘貢院’時都快虛脫了,這要讓齊明、小予他們看見了,還不知怎麼心疼呢!這短短幾天下來,抽了條的身子更加的瘦了,眼眶裡都見深了。
“少爺。”還好蕭文和蕭玉早早就等在了外面,見他出來,忙一邊一個把他給攙上車去了。車上吃的、喝的一應俱全,先墊補墊補再說。
回‘竹笙居’後,蕭容先昏天暗地地睡了個飽覺,睡了整整一天半,小單、小卓他們都擔心了,一會過屋裡來看一次。
待他半下午醒來時,謝江正坐在桌旁等他。門一開,蕭文,蕭玉,謝函端著米粥和幾樣清淡的下飯小菜走了進來。蕭容眼睛亮了亮,微扯著嘴角坐了過來。這麼多天來,總算是能吃上一頓正常飯了。
“一起吧。”他看著謝江道。
“好。”
對讀書人來說,考試還不是最難的,但等著放榜卻絕對是一件備受煎熬的事,都已經過去十來天了,還沒信兒,有人坐不住了。去茶館、飯館時天天有人湊一起瞎討論。
“誰誰誰文采不錯,定會高中。”
“誰說不是呢?”有人附和。
“楊兄盛名在外,絕對在前十。”
“借黎兄吉言。”
“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