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良神情震動,顧不得內心的激動,細心品讀著這股文字波動。
武良嘴裡一字一念的輕讀道:
“河府新村某翁者,婦新死,停屍於室,翁奔波頗困,甫就枕,息漸濃,屍起漸入室,近榻前揚其四指,尖銳如刀,乃刺翁。”
“範公少任俠,喜拳勇,力能扛鼎,某日,公榻間酣睡,忽聞室內異聲響起。”
“公心疑,遂起身,乃見一木人式神持戟,刺擊而來,公心懼,大駭曰:鬼物來矣。”
“張翁素有膽,常遇鬼魅而無懼,一日,晝臥席間,恍惚間好似有物登床。”
“翁窺之,見此物微若小人,身軀似白紙,五官唯一口,翁心驚懼碎,紙人自足邊來,奔之,咬翁前額,遂之,翁猝。”
河府記實錄的前半部分由眾多的獨立短篇組成,每一篇的內容都透著詭異,離奇。
故事篇幅雖短,但裡面的內容卻是讓武良心驚不己,渾身發涼。
武良深吸一口氣,繼續翻閱著。
就在他以為河府記實的下半部還是一些短篇故事時,書中筆鋒突然一轉。
“餘走遍四府之地,知奇異之事十之八九,恐其武者最懼者,當屬陰魂詭怪,其因,萬物皆有執念,故念之深,滋靈之強。”
“若體魄強健,氣血旺盛者,可保自身異靈不侵.....”
“然,世間武器十八般,習武之人如過江之鯽,練至高深者不過寥寥數人......”
“河府之地,民風迥異,餘所見陰鬼陰靈......”
“.........”
很快,武良便將書上內容全部看完。
看完之後,武良臉上的表情悵然失落,有驚喜,也有不甘。
河府記實錄透出的滄桑感,讓武良推測是成書時應該是百年前。
作者名叫三絕老人,書中的後半部分所講的是詭怪的起源以及妖魔的恐怖。
除此之外,還有數種超前的武學理論。
青府中的武者並沒有具體的境界劃分,要說有,那也是一些高手用來形容氣力的,境界方面不是細緻。
弓馬勁,野象勁,龍虎勁。
聽起來也很好懂,開九石強弓,是弓馬勁,可隨意使動百斤,或者百斤以上的重器,這也是現在大多數武者的境界。
武良年輕時,也是弓馬勁的武者,可拽動一匹躁動的飛虎駒馬,但是現在,身體機能大不如前,抬個十斤的東西都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