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初年京城商賈兩大勢力,徽商和晉商。
晉商屬於老牌勁旅,是大明鹽引糧開中制時最強大的商賈勢力,利用地利優勢,在西北尤其是宣府、大同一帶擁有大批商屯田地,以此來折換鹽引,行商天下。
但在弘治年間改鹽引折色法之後,晉商逐漸沒落,徽商利用兩淮等產鹽地的便利,快速聚攏財富。
雙方逐漸分庭抗禮。
晉商一直都跟朝中核心權力層走得很近,他們手上有銀子有勢力,想要做大做強,自然會拼命往權力核心層鑽營,只有像徽商這樣的新貴才會往新皇這般新崛起的勢力靠攏。
在朱浩看來,既然楊廷和提出競拍張家兄弟的幾處煤礦,還想趁機打壓新皇勢力,必然會用到晉商。
回城的路上。
朱浩跟唐寅講述京城商賈勢力的恩怨糾葛。
唐寅詫異地問道:“連商賈內部關係都這般盤根錯節嗎?朱浩,這些事情你是如何瞭解到的?”
朱浩沒好氣地道:“先生,你沒事非要跟我母親提,給我起了個表字,現在卻總以我的大名稱呼,是不是太不給面子了?”
“你……”
唐寅很無語。
商議正事,隨口稱呼你本名,那都是習慣了。
沒想到你小子這麼在意這些事?
唐寅整理思緒後問道:“你說涉及到收取礦稅的問題,怎麼個涉及法?你別說,打算在賣出張家的煤窯後,從中收取一些折扣,或者想全給收了。”
朱浩笑顏以對,拿出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態度,讓唐寅繼續無語。
……
……
二人進城,先去見了孫交。
孫交特地在府上招待自西山歸來的唐寅,卻沒想到朱浩會同往。
看到朱浩……孫交的臉色不太好。
對於這個女婿,孫交有很多看不透的地方,總覺得朱浩是個陰謀家,又不知朱浩到底是給新皇幹嘛的,身上充滿了神秘氣息。
以孫交的老謀深算都沒法看透這個年輕人,加上朱浩的政治傾向極其模糊,讓孫交不想跟朱浩有更深層次的接觸。
“伯虎,你怎將敬道帶來了?”
雙方見禮後,孫交直接當著朱浩的面,質問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