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元帥看起來並不想公然反對首都方面傳來的調令。
蒙托克國的國運,從這一刻開始,就已經徹底改變。
霍剛上將距離抵達溫拿丁堡,還有兩天時間。
這兩天時間裡,李穆元帥也不是什麼都沒做。
他希望能儘自己最後的力量,再為溫拿丁堡前線,再為蒙托克國,做一點貢獻。
其實李穆元帥沉默的那兩天,就是在率領自己的幕僚團,儘可能的為溫拿丁堡守軍,進行一些最為貼合他們實際狀況的佈置。
一系列的防禦工事變動,在這兩天時間裡,迅速發生在溫拿丁堡前線的各地。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原先李穆元帥所奉行的策略,是進攻與防禦交替結合。
其中,當然是以防禦為主,進攻為輔,這樣能給溫拿丁堡陣線的防衛,提供更多可以騰挪的空間。
但是,隨著李穆元帥離開溫拿丁堡已成必然。
他給溫拿丁堡後繼指揮官定下的路子,便是放棄了那有限的進攻,轉為全面的防守!將溫拿丁堡守的如銅牆鐵壁一般!
這種戰略戰術的轉變,儘管可能會讓溫拿丁堡的防禦變得僵化,但好處是,就算接替李穆元帥的人,是一頭豬。它坐在這個位置上,至少短期內,應該也不會出錯!
李穆元帥真是為溫拿丁堡的防禦,盡心盡責不已。
年過七十的他,能為蒙托克國做到這個份上,的確也已經是極限了。
在各大兵團與部隊的作戰任務均有發生變化的當下,同樣在城裡休整了一段時間的趙鋒部,也收到了新的指令。
李穆元帥在離開前,把趙鋒的部隊,調到了北城區的一處城牆陣線。
說實話,硬接來自黑冥帝國的攻擊,趙鋒所部接下來將蒙受的壓力,必定遠遠大於迎戰埃利比斯王**時。
不過李穆元帥有此安排,必定是認為,趙鋒的這支部隊,是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精銳部隊。
把他們留在這裡,李穆元帥才會放心。
在這一點上,李穆元帥安排的真沒毛病。
並且,李穆元帥也不光是給趙鋒的部隊增添了新的擔子。他在離開前,也是有為趙鋒做一些事的。
譬如,在溫拿丁堡擔任最後兩天總指揮期間,李穆以自己的元帥權柄,強行推動趙鋒的這個團,擴編升格成為旅!
從這天開始,趙鋒就不再是團長了,而是旅長!
李穆元帥在溫拿丁堡能待的時間太短了,他無法再幫助一手提拔起來的趙鋒,在軍銜等級上更進一步,譬如晉升少將,所以只能在軍階上最後幫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