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筆趣閣> 第266章 水榭對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6章 水榭對質 (1 / 2)

和太孫殿下出現在紆佩園的高公子,正是壽陽郡主所生。

宋國公府如今官司纏身,就連太子妃都因為正在泊寧庵懺罪悔過而未得許可參加壽誕,沈皇后當然沒有召請高家子弟女眷前來拜壽,不過因為壽陽郡主的身份不同,所以她領著兒子拜賀王太后也不好阻拒。

壽陽郡主乃憲王之女,憲王為先帝第五子,因生母早逝,為張太后撫養長大,當年先帝十分恩寵高瓊,故而將壽陽郡主賜婚給高瓊的次子高積,但兩人都是再婚了,壽陽郡主和前夫成婚不久,儀賓就急病身故,先帝一直不許壽陽郡主再嫁,直到高積喪偶,壽陽郡主終於走通了當時秉筆太監的路子,也不知那宦官怎麼遊說安排,總之先帝是答應了賜婚。

壽陽郡主和高積成婚多年,終於才得一子高鵬,她對獨子是如何視如珍寶愛惜寵縱就可想而知了。

春歸也曾聽蘭庭說過,皇后娘娘一直盤算著為太孫擇董姑娘為妃,奈何太子妃卻不贊同,她認為高氏女才有資格今後母儀天下,但又不願放棄籠絡晉國公府為助臂,起先打的主意竟然是納董姑娘為太孫妾室,認為破格封她個夫人的品階就足夠恩榮了,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別說晉國公絕對不會同意讓嫡長孫女為妾,就連易夫人,她甚至連太孫妃一位都看不上,原因當然是太孫乖張任性絕非良配。

但太子妃卻不知易夫人的“擇偶標準”,以為她拒絕讓女兒為妾只是因為世族的清高,所以“退求其次”,認為讓侄兒高鵬娶了董明珠為正室元配可算是給足了晉國公府顏面。

晉國公和易夫人對臭名昭著的宋國公府更加嗤之以鼻。

“這事兒已經水落石出了。”春歸輕聲對舒娘子道:“晉國公府遲遲未應與高家聯姻,太子妃起初應當還不怎麼放在心上,可如今的情勢,宋國公府的處境可實在不妙,太子妃狗急跳牆,竟然想出了讓高家子弟毀辱董姑娘清白,逼得晉國公府答應聯姻的毒計,她心裡怕是想著,不管晉國公對高家多麼不滿,總不至於眼睜睜看著孫女兒新嫁就跟著夫家一齊受罪,晉國公怎麼也不會袖手旁觀,必得在懸崖邊上拉宋國公府一把。”

要不然壽陽郡主怎麼會慫恿張太后一同來看熱鬧?她一來是心急探清情形,更重要的是盡力促成易夫人妥協。

“你可真敢說,竟敢把太子妃比作柴犬?”

“罪過罪過,一時口誤,竟折辱了狗兒。”春歸慚愧道。

舒娘子輕輕捏了一把春歸的胳膊,好容易才忍住笑。

她是來傳話的,受令領著董姑娘去見兩宮太后,而她和春歸作為見證人當然也得在場。

問話的地方就在紆佩園裡的芙蓉榭,因有女眷閨秀在場,水榭裡已經架起了畫屏,女子在內男子在外,雙方互不照面但言談卻無妨礙,舒娘子和春歸剛一進去就接到了皇后的示意,讓她們坐在身邊兒,至於董明珠,則被王太后示意挨著她坐,王太后的右側,易夫人也已經就座,她顯然還不知就裡,但一看女兒穿戴妝容都變了樣,眉頭立時就蹙緊了。

王太后並沒急著問話,而是拉著

董明珠的手安慰了幾句,還讓一名醫女過來替她診了診脈,直至聽聞沒有受涼的症狀,王太后才堪堪安心。

張太后早已是滿心的好奇,沒等皇子公孫們到場便問:“董姑娘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為何走到了這個園子裡?姐姐怎麼還喚了醫女來替董姑娘診脈?這季候,中了暑氣倒是常見,怎麼還問有沒有著涼呢?”

一邊兒的壽陽郡主溜了一眼易夫人,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可不是,往紆佩園再往下走,可就是男子們聚飲的北堤東廊了,閨秀們可都聚集在廣寒殿前的花苑裡,怎麼董姑娘卻獨自一人兒走來了這麼遠的地方?我看姑娘的衣裳,彷彿也不是先前穿著那套了。”

易夫人一聽壽陽郡主的話顯然意有所指,神情更加凝重,但她沒急著逼問女兒,卻回了一句綿裡藏針:“郡主還真是強記,今日赴宴這許多閨閣女孩兒,郡主竟然能一一記得各人的穿著。”

壽陽郡主仍是笑著臉皮:“我哪有那樣強記的?不過對董姑娘卻是特別關注著,夫人又不是不知道,我對令嬡可歡喜得緊,回回看著她,都遺憾著我沒能生養個女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