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筆趣閣> 第433章 並非胡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3章 並非胡鬧 (1 / 2)

惠妃姑侄二人驚驚惶惶的來如喪考妣的走,王太后倒是立時笑了好一陣兒,指著春歸說道:“剛才聽你講江三娘鬧出的那些事體,我且以為你心裡窩著火難保有誇大不實之處,哪知見過了那丫頭,才曉得果然愚狂得厲害,老婆子這回可真算長眼了,還沒見哪家勳貴能把這麼大的姑娘寵得如此不識體統的,就這樣江琛還想指望著他這孫女聯姻權貴,哪家門第能夠消受這麼個‘金枝玉葉’,這怕不是要結親是該結仇了吧。”

春歸忙討好道:“小婦人就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情,為了讓惠妃姑侄也嚐嚐食不知味臥不安寢的憋屈,連累娘娘受氣了。”

太后連連擺手:“我可沒被氣著,倒是因這一場笑話把昨日慈慶宮惹的一肚子鬱火都克化了,倒是小顧應向阿蕭賠不是,她接下來的這段時日可得廢心了,可若是不嘗試著盡力把江三娘扳正吧,又不符合她那一根筋的性情。”

蕭宮令也道:“既是娘娘囑咐了老奴對江三娘嚴加教管,老奴理當用心糾正江三孃的謬劣,卻也不是盡為了為難她的。”

“小顧聽著了?你原本是想出氣,結果反而讓對頭受益,我看那江三娘倘若真能聽得進去阿蕭的一二教誨,日後還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春歸便作出一番唉聲嘆氣愁眉苦臉的神態,更把太后逗得“噗嗤”一笑,拉過她近前戳兩指頭:“你啊,江三娘都對你喊打喊殺了,這回入宮,可一門心思等著看你不得善終呢,你說是睚眥必報,想出來的法子卻也不傷她的毫髮,至多也便是讓她氣上幾日,若還算有救,能夠聽得進去道理,反而免了日後的禍難,我看你非但不是睚眥必報,甚至還揣著婦人之仁。”

“臣婦心中明白娘娘一貫寬慈,便是氣恨惠妃不擇手段,哪裡至於為難江三娘這麼個晚輩呢?也就至多是稍給她些教訓,最要緊的是警告惠妃,莫仗著幾分小聰明還敢胡作非為。”春歸也不堅持自己就是副睚眥必報的心腸,笑容十分燦爛:“再者雖說從長遠看,得蕭宮令的教誨對江三娘是有益無害,不過她可是被寵壞了的性情,一時之間又哪會心服呢?氣怒是難免的,更別提惠妃一邊要安撫侄女,一邊還要憂懼娘娘的追究,接下來可會焦頭爛額不得安寧了,況怕也抽不出空來算計臣婦。”

“不要大意。”王太后收斂了幾分笑容:“我從前看惠妃只覺她矯揉造作,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世故虛偽,卻沒想到她竟是這般的心機毒辣,且骨子裡還自傲得很,我看今日這場下馬威作用有限,別說震懾她打消心裡的貪婪,況怕都不能夠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愚狂,還當慈慶宮一事是你饒幸脫身,指不定立時就想出別的陰謀詭計。”

便又叮囑蕭宮令:“你這回既然名正言順去了長樂宮,可別光顧著教誨江家那丫頭,多用幾分心在小顧身上,若是察知不妙,務必立時知會慈寧宮。”

春歸與蕭宮令一個道謝一個道喏,陪著王太后又寒喧了一陣兒

,一同去到長樂宮,蕭宮令自是去履行她的職責不提,春歸卻被惠妃“請去”了寢殿。

除了龔氏之外,惠妃身邊不見閒雜。

所以多少虛以委蛇都沒了必要,惠妃開門見山:“顧宜人真是生了一張巧嘴,竟然能夠遊說聖德太后為難官眷,只是顧宜人有什麼仇恨大可衝本宮來,何至於欺辱寶兒這麼個閨秀。”

“惠妃對欺辱可是有何曲解?”春歸擺著一臉的驚奇:“太后娘娘今日可是一句斥罪的話都未落在寶妹妹頭上,申斥的可是惠妃不知教束,自負一宮主位而目中無人,難道惠妃心中仍存不服,還以為自己這般妄自尊高確乃理所當然?”

龔氏沒有參與慈寧宮的理爭,但心情是和惠妃同仇敵愾的,自然極其不憤:“顧氏你不過區區宜人,竟敢對惠妃口出不遜,如此狂妄無禮又豈合宮中法紀!”

春歸:……

這會兒子擺明是關起門來撕破臉的攤牌,難道還要服從尊卑貴賤?這樣說的話她難道應該束手就擒,明明知道惠妃想要她的命,自己非但要主動遞上一把刀去,還需要跪地稱謝?惠妃既不敢當人面前承認借刀殺人,她自然也不會當人面前承認頂謔譏嘲,龔氏竟然還挑著這個理兒質斥,還會吵架不會吵架了?

不過春歸打算的就是讓惠妃這段時日飽受氣辱折磨,自覺顏面無存,也不妨逞一逞口舌之快,把她們兩張自以為高貴尊榮的臉皮揭下來扔在地上踐踏踐踏,所以此時一本正經地回應何為尊卑:“此處既然是長樂宮而非安陸侯府,我也就不論趙、江兩門姻親這層關聯了,江家六太太口口聲聲說我是區區宜人,但則六太太卻連宜人的誥命都未幸獲,又有什麼資格在我面前理論尊卑呢?仗著你曾經是太師府的奴婢麼?”

春歸雖然知道龔氏的真實身份,但曹公公的義女這一名銜可不是人盡皆知,她這時也佯作不曉,且在春歸看來就算這一名銜可以示人,一個太監的義女也沒有什麼值得旁人稱歎敬重的。

眼瞅著龔氏被氣得滿面紫漲,春歸的毒舌仍然追擊進攻:“靠著投機取巧,假借忠義的名頭,六太太憑奴婢出身才能攀附公侯子弟,這縱然是六太太的三生有幸,卻為安陸侯府的荒唐無稽,可見安陸侯這一家之主,根本便曲解了忠義二字,才會受取巧之流表面言行矇騙。六太太靠著虛偽奴顏蒙幸,對我這‘區區宜人’口出不遜仗的當然是惠妃之勢,那麼惠妃不服太后娘娘責令,謗毀太后娘娘有意辱謾,我也自當為太后娘娘理論,六太太總不會以為惠妃這長樂宮的主位尊高已能凌駕六宮之上了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