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劇院,成為京都的一大特色,幾乎隨處可見,規模大小也是各不相同。
在眾多的劇院中,以鳳鳴檯曆史最悠久,名氣最大。
消費,自然也是最高的。
身穿華麗戲服、臉上描繪重彩的戲劇表演者在臺上咿咿呀呀地唱著,唱腔婉轉、別有韻味。
二樓,靠近欄杆的隔間裡,穿月白色長袍的中年男人愜意地聽著戲,微微晃著腦袋,搭在桌沿的手指有節奏的輕敲。
細心保養過的手指,仍然殘留著一層薄繭。
坐在對面的褚臨沉收回打量的目光,沒有打斷對方聽戲的好興致,端起茶杯,兀自喝著茶,耐心等待。
臺上一曲唱罷,滿堂喝彩。
褚臨沉也隨著對面的男人一起,象徵性地鼓了鼓掌。
趁著中場休息的間隙,對方終於跟他談起了今天這場會面的重點。
“你確定要來京都發展嗎?”明秋鶴端起茶杯啜了一口,仿若隨意地問道。
“是的。”
褚臨沉給了對方一個明確的答覆,直言不諱地表明自己的想法:“明先生,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
明秋鶴行走于軍商兩道之間,他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敲門人”。沒有他的指引,普通的豪門商賈想拿下軍工廠的合作,壓根兒邁不過那道門檻。
褚氏和軍工廠的合作,多年以來就是靠著明秋鶴在從中周旋,然後由暗部對接,褚臨沉基本不去插手。
這個男人手段通天、人脈廣闊,此次褚氏要來京都發展,如果有他相助,會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