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是一片驚慌失措的喊叫聲。
吳璘還沒有穿好盔甲,房門已被一腳踹開!
“吳將軍,投降吧!”
這是高寵的聲音,只見高寵手持長槊,威風凜凜地站在門口。邊上還有十多支弩弓對著吳璘。
見高寵的長槊對著自己,不知什麼給了他信心,狠狠地對高寵說:
“高寵,你敢造反?”
“沒什麼反不反的,你要致我於死地,如果是你,你將怎樣做,你吳家太狠了!”
聽高寵這麼說,吳璘的頭盔掉在了地上,頭上的長髮散亂地披著。
兩邊破門是出發前予案中就已設定了的,每隊經過這關口,過關的隊伍會留下兩個連的人馬在三更時爆破關門,兩邊對攻,攻敵之措手不及。
“吳璘,如果我放下武器,你會對我怎麼做?”
他哥讓他坑殺這六千多人,這能說得出來嗎?
吳璘沒有說話,他不能說,殺了他也不能說。
“我知道,自從那天你哥不肯給通關文書,我就知道你吳家起了殺心,但我還是心存僥倖,我想你吳家是抗金的英雄,你們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來的,這可是六千多人,六千多的宋人你們都想殺,可見你們的心有多毒!你們有何面目見你們的列祖列宗,有何面目面對你的子孫。你們是想把這些吳家的子弟永遠生活在夢魘之中。”
高寵對著捉在關內校場上的三知士兵說:
“你們這些吳家的子弟給我聽著,我沒有你們吳將軍的狠心,我不會殺你們,我們只是想回到家看一眼年邁的父母,多年沒見的妻兒,我們只是想回到江淮的戰場上正面抗擊金軍的侵略。”
“你們想過嗎,我們這七八年來與金軍頭,在異國他鄉,不曾投降金人,保持著一顆拳拳的赤子之心,是多麼的不容易,有多少戰友,在我們的身邊倒下了,他們埋骨異鄉,有的連骨頭都沒有留下。”
“我們都是宋人,而你們個個都是抗金的勇士,我希望你們手中的刀,對準的是敵人,是金酋,而不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是我們自己人。我不會殺你們,請記住今天這個日子,我希望今後這種事情永遠都不要再發生。”
廢邱關破了,武休關破了,柴關也不例外。
第四天,從柴關後的保城走出了最後一支隊伍,這裡面還有三千的俘虜,包括他們的主將吳璘。
高寵把這總共一萬人的俘虜、武器交給了在漢中迎出城的楊政還有劉錡。他們都知道了這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高寵對吳璘說:
“如果我高寵要與你吳家作對,在我進興州的那天,用我一千人就可以做到,不用等到今天。但我們是宋人,是炎黃的子孫,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我高寵是做不出來的。你回去告訴你大哥,最好不要再有什麼想法。否則,別怪我高家不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