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安排他們深入瞭解延安府的現狀與發展規劃,再根據各自的專長,分配到不同的部門實習鍛鍊。
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將蘇學理論與實際事務相結合。”
王抱朴迅速拿出紙筆,將蘇允的指示一一記錄下來:“學生明白,定會將此事安排妥當。
還有,先生,我們是否要設立一些獎勵機制,激勵學子們積極進取,為蘇學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蘇允微微一笑:“此計可行。對於表現優異的學子,無論是本地培養的,還是外地投奔而來的,都要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獎勵。
可以設立獎學金,對在學業、實踐中成績突出者予以資助;
對於提出創新見解、為延安府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可授予榮譽稱號,樹立榜樣。”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原來是周行己帶著賀崢前來求見。
蘇允看到賀崢,見其劍眉星目,容貌不俗,一看便是青年才俊,頓時眼中一亮:“恭叔,這位青年才俊是……”
周行己趕緊介紹:“先生,這就是我跟您提過的洛陽賀子峻,他聽聞延安府的情況後,不遠千里前來!”
賀崢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學生賀崢,拜見蘇先生。願為蘇學在延安府的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蘇允笑著起身,扶起賀崢:“歡迎你啊,子峻。延安府正需要像你這樣有志的青年才俊。
你來得正好,我們剛剛在商討關於人才培養與發展的事宜,你對此可有什麼想法?”
此話一出,旁邊的王抱朴與周行己頓時都豎起了耳朵,他們都明白,這是先生對這賀崢的一個小小的考驗。
賀崢稍作思索,說道:“先生,學生進入延安府之後,看過了蘇學會的諸多舉措,盡皆十分得力,大方向上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了。
不過倒是有些細節可以補充一下,學生以為,除了學堂教育,還可組織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讓學子們相互切磋,共同進步。
同時,加強與民間工匠、商賈的合作,讓學子們學習實用技藝與商業之道,更好地服務於延安府的建設。”
蘇允聞言,滿意地點點頭:“不錯,見解獨到。日後你便與守真一同參與到人才發展的事務中來,希望你能發揮所長,為蘇學會的壯大添磚加瓦。”
賀崢激動地應道:“學生定不負先生所望!”
蘇允笑著點點頭。
有了源源不斷的蘇學會學子前來,對延安府的消化速度可就快了許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