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俞的立場是站在舊黨這邊的,這也大約為什麼官家膽敢讓他去做這個事情的原因。
蘇允是蘇軾的侄子,天生便是舊黨這邊的。
胡宗俞是堅定的舊黨一派,自然願意看到官家培養舊黨新人。
呵呵,蘇居正啊,這年輕人了不得的哦,擅詞擅經義,一書將孟聖人抬進文廟!
讓官家不惜為他開舞弊之門,可見官家對他有多麼青睞。
這樣的人一旦進入官場,可能又是一個呂蒙正了。
當年呂蒙正升官到底有多快?
呂蒙正於太平興國二年中狀元,被任命為將作監丞、升州通判,這是文官官階39階中的從六品下。
隨後,他在太平興國四年被任命為著作郎、直史館,加任左拾遺,這是越級提拔,直升五級!
到了太平興國五年,太宗親自任命他為左補闕、知制誥。
而在太平興國八年,呂蒙正被任命為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短短六年時間,呂蒙正便從科舉狀元做到副宰相!
嘿嘿。
胡宗俞露出笑容,蘇允是他親點的解元公,也即是說,從今日起,他便是蘇允的座師了。
收了這麼一個前程遠大的學生,以後對他來說,亦是一大助力!
只是,該怎麼讓蘇允知道自己力槓何正臣,將其點為解元公之事呢?
是,雖說是官家授意如此,但自己畢竟是執行此事之人,這功勞依然是少不了自己的,蘇允若是懂事,自當以後跟自己親近的,但必須得讓蘇允知道此事啊,否則自己不是白當了好人麼?
他想了一會,隨後寫了一張請柬,喚來心腹,道:“將請柬送去秘書神校書郎蘇轍府上。”
呵呵,貢院裡面的事情可能會傳出去,但能否傳到蘇允耳中卻未必,但若是請蘇轍吃個飯,讓座中人提一提,蘇轍知道了,蘇允自然也就知道了。
做好人當然要留名的嘛。
自己也不是要蘇允來報答大恩,而是將關係給拉近了,以後大家相互照料嘛。
沒毛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