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鎮江都統制劉寶把自己的激賞庫開到了鎮江市中心,軍中還有八九百人專門從事紡織業。
池州副都統制郝政連油鹽醬醋這樣的生活品也“皆令軍人坐鋪出賣”。
這兩人和大將劉光世比起來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劉光世商業經營的規模之大令人咂舌,他抽調八千人專門做生意,這相當於他麾下全軍人數的六分之一。
很多武將還將手伸向一向只能由國家專營專賣的鹽、酒、茶生意。
鹽、酒、茶專賣在歷代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宋代也不例外。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經常會存在監管不嚴等“漏洞”。
兩宋的武將便利用這些漏洞,再加上軍隊的特殊性從事走私販賣活動,其猖獗之烈,以致百姓都打著軍方旗號大肆販鹽。
所以,蘇允搞點小生意也算不上犯忌諱,反正大家都這樣嘛,他也不過是搞點大家都會搞的事情。
既然錢沒有問題,祁克勇等人自然也就沒有問題了。
於是兩萬多的禁軍開始操練起來。
教官則是從原本的齊英營裡面抽調,靜塞軍經過數月的訓練,已經慢慢走上了正軌,正好有可以將一些原本是齊英營裡磨練出來計程車兵抽調出來當都頭。
蘇允暫時沒有繼續招募兵士的打算,打算將這兩萬三千步兵先練出來,到時候再招募便是。
兩萬三千禁軍,需要二百三十個都頭,四十六個指揮使,禁軍之中原本自然也有都頭以及指揮使的,蘇允將其全都抽出來,塞進靜塞軍的基礎指揮班中去訓練。
當然,為了不讓原本的指揮使與都頭搞出來么蛾子,蘇允的說法是,這是個進修班,等他們學有所成的時候,可以往上挪一挪位置。
正是因為這個承諾,這些都頭與指揮使都開開心心地去了。
他們倒是不怕蘇允欺騙他們,齊英、孫瑞、衛明善、霍勇等人都高升了,甚至連齊英營那班不成器的玩意都一個個被提拔為都頭,甚至有成為指揮使的。
那進修班他們也有人去旁聽過,的確是乾貨滿滿,聽完之後的確是成長極快。
誰不想進步,誰不想封妻廕子?
以前是沒有這個機會,現在他們在蘇允的身上看到了升官的機會,自然不會糾結於眼前的這點東西。
就這般,蘇允輕鬆的將軍內盤根錯節的關係給溶解掉,他將兩萬三千名禁軍全部打散,重新進行分配,由齊英營士兵提拔起來的都頭帶領。
就此,一場規模浩大的冬訓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