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局面,蘇允咬牙切齒,但不至於絕望。
但汴京城裡聽到了這些訊息,感覺天都要塌了!
鹽州一失,隨後河東路軍、環慶路軍節節敗退,不僅失去了之前打下來的佔領地,現在竟是讓西夏大軍在宋境之內勢如破竹,有些朝廷老臣對這種情形有些熟悉,這不就是當年慶曆年間的戰事重演麼?
趙頊聽聞此事,當庭悲痛大哭,隨後當庭昏倒,頓時嚇壞了諸多大臣。
大臣們趕緊喚來太醫,但趙頊卻是昏迷不醒了,太醫趕緊將趙頊轉移去寢宮救治,剩下大臣們面面相覷。
但大宋的重臣們還是比較給力的,立即召開宰執級別的會議,立即進行安排。
先是安排大臣值守寢宮,隨後便開始商討應對西北戰事。
只是在商議該當如何應對之時,卻是陷入了爭吵。
蔡確章惇這一邊,認為現在鄜延路這邊乃是中流砥柱,蘇允指揮得當,應該讓環慶路、河東路兩路軍都受蘇允統一指揮,如此可協同擊敗西夏大軍,收回失地。
而王珪、張璪等人則是覺得此事乃是蘇允引起,若非蘇允挑釁西夏,引起西夏反擊,根本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當下應該聯絡西夏使團,共同商議止戰之事。西夏不是想要賣鹽麼,那就讓他們賣,以前可以賣,怎麼現在就不能賣了?
西夏的訴求也不過如此而已,只要滿足了他們的訴求,那麼這場戰事就自然可以停了。
而章惇譏笑王珪等人不知道西夏人的狼子野心,若是此事議和,西夏佔下的土地要討回來是不可能的,而之前商議好的廢除歲賜之事不僅要作罷,西夏肯定還得加倍要求歲賜,這等喪權辱國的事情,是你們去籤麼?
此話一出,王珪立即反唇相譏,說道這還不是因為你的女婿胡作非為的緣故,若是西夏這般要求,到時候自然是要蘇允去籤的,現在立刻馬上,是得立馬更換鄜延路經略使,讓一個老成持重的大臣前去主持,不要再這般胡作非為下去了云云。
宰執大臣們相互爭吵,誰也不能說服誰,而朝廷上下亦是有許多爭吵的聲音,爭吵的聲音之中,主要集中在是戰還是和上。
隨後吵著吵著,話題便歪到蘇允誤國之上,有不少的聲音抨擊蘇允,若不是蘇允擅起邊事,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大的事情!
明明兩國已經議和,為什麼還要去刺激西夏,這下子好了,西夏大軍甚至已經突破西北防線,下一步若是抵擋不住,可能就要長驅直入,直接朝汴京而來,到時候可能不是喪權辱國的事情,而是要亡國了啊!
所以結論就是:蘇允該死!
甚至有大臣直接提出,立馬派出欽差,直接將蘇允逮捕回京進行審判云云。
當然也有支援蘇允的,這些人提出,小蘇學士千里大迂迴、扣關興慶府,隨後佔下鹽州,切斷西夏大軍糧道歸途,這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戰略優勢了。
該死的是呂惠卿以及李昌祚,一個兵敗明堂川,一個失了鹽州,致使戰事潰爛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