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回翰林院也有個把月了,可就算是那鄧潤甫每日忙得不行,每天一有空就跑自己那邊唉聲嘆氣,但卻不見有一份詔書來找自己寫,自然明白是什麼情況。
而蘇軾又不如司馬光、文彥博受重視,他自己尚且自身難保,怎麼可能說動高太后呢?
蘇允這般說只是想讓蘇軾心裡好受一些罷了。
安頓好蘇軾一家,接下來幾日,蘇允天天往這邊跑,就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的。
而經過一個月時間的沉澱,蘇允內心的痛苦也漸漸消弭,反倒是咂摸出來這空頭翰林學士的好處了。
除了要上朝的時候他會早起,其餘時候都是睡到日上三竿,然後才晃晃悠悠去翰林院,最近蘇軾回來了,叔侄二人有時候晚上喝酒,第二天他乾脆就不去了。
嘿嘿,好像只要不想太多,這種生活豈不是很接近他所向往的生活?
蘇軾回來之後,的確是讓蘇允找到了很大的安慰,與蘇軾吃飯喝酒聊天,蘇軾言辭之中透露出來的灑脫,總是能夠安慰到蘇允。
在蘇軾的影響下,蘇允感覺又找到了生活的趣味了,雖然過了些時日,蘇軾便開始忙了起來了,因為如同蘇允所說,蘇軾升官了,先是升為起居舍人,隨後又升為中書舍人,果然成了朝堂上的一個美談。
蘇允還是一如既往的閒適,著實有些無聊了,便提著魚竿去釣魚了。
不過他倒是發現了汴京的好處,好像汴京的魚比長江的魚好釣,他竟也是常常能夠滿載而歸。
他釣魚的所在乃是在蔡村附近的一條小支流裡面,根據他豐富的釣魚知識,這樣的小支流裡面藏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果然每次都能夠滿載而歸。
這一日,他又提了滿滿一桶魚上了車,將其中最大的一條懸掛在牛車前面,過往路人露出羨慕的眼神讓蘇允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
而在他走後,蔡氏族長姍姍來遲。
隨後讓人檢視了前後段支流水下紮好的攔網有沒有被破壞。
得到了確定的回覆之後,隨後點點頭,蔡氏青壯手腳麻利將數車大魚傾倒進河中。
蔡族長滿意點頭道:“這些魚都是餓了好些天的了,這會兒就算是拉坨屎進去,它們都得搶瘋,別說小蘇學士還有精心烹製的魚餌,更是不虞釣不到魚,呵呵。”
有個青壯悄悄問蔡族長道:“咱們做這些有什麼意義,小蘇學士又不知道是咱們做的?”
蔡族長斜睨了青年人道:“小蘇學士為我們蔡氏奠定了百年大計,咱們給他做點事情,難道還要小蘇學士感恩我們?”
青年人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道:“我倒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在和小蘇學士天天釣魚,是不是有些不務正業了?”
蔡族長用柺杖敲了一下青年人的腿,道:“小蘇學士現在不過是蟄伏罷了,以後總有一飛沖天的時候,我們感恩他,為他做點小事情,讓他心情愉快一些,你來說這些作甚,趕緊給老子守著,別讓人半夜把魚給撈走了!”
青年人趕緊跑開。
蔡族長哼了一聲,看著波光粼粼的小河道:“以小蘇學士的精明,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們在做這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