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臣聞言笑了起來,似乎在嘲笑蘇允的天真:“按理自然是這樣,但天下間的事情,哪有那麼多的按理。
改制之前,三司幾乎囊括了原唐代戶部、工部、刑部、殿中省、鴻臚寺、司農寺、光祿寺、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等十幾個部門的相關職掌。
大宋建國以來,修造案便將工部司之政,京師修造之權力盡數奪走,京城制工作工作,包括陶瓦八作、排岸作坊、諸庫簿帳,勾校諸州營壘、官廨、橋樑、竹木、簰筏等,全都掌控在三司修造案手中。
營造所需物料的準備、營造期限、以及物料、工匠的調撥等,由修造機構上奏三司,由三司決定。
不過自先帝登基之後,開始削減三司權責,熙寧四年恢復將作監職權,以取代修造案職責。
但參與營造事務的卻不僅僅只有三司人員,內侍在營造事務中,特別是在京城宮殿、廟宇的修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修建皇城時,以鐵騎都尉與宦官監督工程的實施,之後此類由內侍監督工程實施的事例越來越多,因此,這一塊咱們工部還能夠拿得回來麼?
而屯田司的權力也在這百餘年間被奪了個乾淨,國朝前期,屯田司僅設判司事一人,以無職事朝官充,凡屯田之法令隸三司,屯田司卻無所掌。
工部屯田司不再負責屯田事務,屯田法令全歸由三司管轄,而在屯田事務的具體管理中,則是由路一級的長官,轉運使、提舉常平司、提點刑獄以及州府一級官員負責,與咱們屯田司再無一點關係。
至於水利司麼,工部下屬水部司原本掌管河流、水渠、橋樑、漕運方面的法令,以及與水利工程有關的規劃、河道疏浚等。
而在國朝前期,水部司設,然水部司已成閒置機構,由三司負責與水利相關的各項法令,三司所轄諸案對水部司的職能進行分割,發運案負責汴河、廣濟、蔡河的漕運以及橋樑修葺之事。
皇祐年間,在三司建議之下設立河渠司,隸三司專提舉黃汴等河堤功料事,職能主要是負責河渠的堤岸安全以及河防所需功料等具體事宜,後職權範圍逐漸擴大。
後到了嘉祐年間被撤銷,你猜,這權力有沒有還給我們工部?”
蘇允皺了皺眉頭道:“都水監?”
“哈!”
王克臣拊掌笑道:“可不是麼,朝廷在同一日設定都水監,這河渠司的職能全都被都水監所取代啦!
而且因疏浚黃河故道為朝廷大事,故派遣戶部官員與都水監官員一同巡視,此為都水監對於河道的監管巡查之責。”
王克臣在戶部官員四字上加重了語氣。
蘇允頓時無語,這是死活非要廢掉工部啊!
蘇允趕緊道:“元豐改制之後,三司已經算是全部撤銷了,現在已經沒有三司這個衙門了,那權力總該拿回來了吧?”
王克臣笑道:“迴歸六部了,三司拆分了部分權責給到了其他部,然後其餘盡皆併入戶部,所以,跟我們工部還是沒有什麼關係。”
蘇允聞言頓時皺起了眉頭道:“既然恢復三省六部制度,那麼該我們工部的權力,就該還給我們工部,戶部這不是越俎代庖麼?”
王克臣點點頭道:“誰說不是麼,不過改制之後,咱們工部就沒有一個尚書,我們這些侍郎面對尚書先天就矮了一頭,去討要沒有幾句話就被打發了回來,沒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