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司巡查,於汴州城的朝臣,影響並不大,至少明面上風平浪靜。
趙晉依舊每日在皇宮、兵部與侯府中徘徊。
不對,如今應當是國公府。
趙乾親自賜了府門的牌匾下來。
半個多月後,趙晉收到了雲州郡中衛良的來信。
炸藥一事,趙晉離開雲州郡時,便已經讓衛良知曉。
“孔巡撫已經離開雲州郡,目前在關隴郡內,一切安好。”
趙晉的目光在看見信的下半部分時,微微凝住。
求救?
“怎麼回事?”趙晉看向送信過來的秦衡,沉聲問道。
秦衡擰著眉,“具體情況其實屬下也不是很清楚,屬下來汴州的前一日晚上,有人從關隴郡送來了一封信。”
言罷,秦衡從懷裡取出一張有些皺巴巴的紙遞給趙晉。
趙晉接過,展開一看,上面的墨跡已經有些暈染開了,應當是不小心沾到了水。
“當夜下雨,應當是對方急著趕路,所以不小心被雨水打溼了。”秦衡解釋了兩句。
趙晉低頭看著手上的紙張,只有寥寥數語。
“關隴郡郡守……鹽引,求國公爺,救一下下官的家人。”
鹽引前面的兩個字因為雨水的暈染,已經看不大清楚了,但是與鹽引牽扯上,自古都不會是簡單的事。
“那人將東西送來時,還送來了一張鹽引。”
秦衡將一張更加皺巴的紙遞給趙晉。
趙晉對鹽引不算陌生,因為各郡的鹽引,都需要由郡守開造,然後再遞交給戶部。
雖然鹽引已經有些皺,但是趙晉還是發現了其中有些不妥之處。
私造鹽引?
趙晉的瞳孔微微收縮。
私造鹽引的利益極大,雖然一旦被發現,便是抄家甚至滅九族的罪名,可耐不住依然有人受不住誘惑,前仆後繼地去做。
“這個訊息,在沒有查清楚前,一定要捂住,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私造鹽引的巨大利益和嚴重後果,難免會迫使對方為了避免被發現,不擇手段處理掉所有知情人。
趙晉語速極快,“秦衡,你立刻回去,必須要抹去孔文與雲州郡的任何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