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2斤多油,聽著挺多的。
可這是知青點他們幾個知青一年的食用的量,分攤下來,一個月就只能吃到2兩多點的油,估計每天只能用油布沾上一點油星子,然後在鍋裡擦一下炒菜。
炒出來的菜,基本就是清湯寡水的,看不到油沫。
所以,除了這分下來的2斤多花生油,平時他們也得另外去買菜籽油和買豬肉。
豬肉的肥肉部分,能熬出油來,撒上一些鹽巴和生薑絲,就能讓熬出來的豬油放很長時間。
不過,象花生油和菜籽油這種植物油適合天熱的時候用,而豬油適合冬天用,主要是不容易壞。
這幾樣油摻和著吃,他們幾個人,才不會吃青菜蘿蔔野菜吃的反胃為止。
稻子和花生收完後,田裡就被翻耕過了。
然後壟好地,開始種番薯和玉米。
不過,原本的玉米地,陳道輝和顧問去跟譚定國提了建議,能不能套種黃豆?
鑑於稻田養魚的成功,譚定國想了想後,點頭同意了下來。
要是能套種成功,這不管是黃豆還是玉米,可都是救命的糧食啊。
他們這種植的方法,譚定國去縣裡開會時,沒有藏藏掖掖,直接攤開來,跟其他幾個大隊的隊長說了。
只是,這個方法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人用過。
在大家的腦子裡,玉米就是玉米地,玉米地裡咋能套種黃豆呢?
不過,也有那精明的。
西山村搞了兩畝地,用稻田養殖魚的事情,可是傳遍了。
聽說不光養出來的魚肥,那稻穀的產量還高了不少。
相對於那些糧食收成不好的大隊,這簡直讓人羨慕嫉妒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