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江進酒忍不住問道“那你們說會是哪裡出的問題呢?”
眾人的目光落向了許師傅,他搖搖頭愧笑道“不能說全然知曉,我也是有所疑問,你們不覺得年輪太過圓整了嗎?”接著向眾人解說樹年輪的又一種說法。
樹年輪,人人都知道它代表樹的年齡。科學稱之為“活檔案”,是一種記錄。
它能說明此地的氣候,每年的降水量和溫度變化。還可以記錄森林大火、早期霜凍以及從周圍環境中吸取的化學成分。
但從玄學的角度來講,樹的作用比科學家眼中的還要複雜。
首先在神話中,樹是連結天地的“天梯”之一。
相傳有一棵神樹,在南海以內,黑水和青水之間有九座山丘,給彎彎曲曲的水流環繞著。
九座山丘的名字叫做陶唐丘、叔得丘、孟盈丘、昆吾丘、黑白丘、赤望丘、參衛丘、武夫丘、神民丘。
有一棵大樹生長在這九座小山丘上,青色的樹葉,像是芒木的葉子。紫色的樹幹,黑色的花,黃色的果實像麻子,名曰建木。
此樹筆直地生長上去,大約有百丈餘高,兩旁不生枝幹,只在樹頂生了一些盤曲的枝條,看起來像把傘蓋。
下面的樹根也是盤曲交錯,太昊伏羲從這棵樹上天下地。
而這棵神奇的樹是中央天帝的黃帝造作、施為的。
道家吸收了樹作為天地連結的理論,將它想象成為修煉成仙的一條途徑。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記載有侯道華由松樹飛昇的傳說,其飛昇時“松上有云鶴盤旋,簫笙響亮,道華突飛在松頂坐……俄頃,雲中音樂聲幢幡隱隱,凌空而去”。
後人鄭雲叟以此題詩云:“松頂留衣上玉霄,永傳聖蹟化中條。不知揖遍諸仙否?豈累如今隔兩宵。”
古人言道,有道之人居樹上得長生,凡人則可以祭拜樹而得長生。
《真誥》記有:“昔有一人好道。而不知求道之方。唯朝夕拜跪。向一枯樹輒雲。乞長生。如此二十八年不倦。枯木一旦忽然生華。華又有汁。甜如蜜。有人教令食之。遂取此華及汁並食之。食訖即仙矣。”
樹可以作為昇仙的途徑,樹為天地連結的概念在道家中得到了繼承和延伸。
既然作為“通道”,則有氣流通。
有道是“乾坤交媾,萬物化生”。
是說坤為地,乾為天。只有地之氣上升,天之氣下降,才能乾坤交媾。交媾則上下氣機通泰,故萬物化生。
即,樹是引導天地之氣升降的媒介之一。
樹根汲取地之氣由枝葉散升於天,樹葉吸天之氣由根部潛入地下。
天地本為純陽至陰,陰陽互動,混動不已。於是天有各種氣象,地有山河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