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好看嗎> 第20章 白骨森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章 白骨森森 (2 / 2)

興老太太也道:“主使張大害命的人是華英,他雖也是春兒的族兄,但論親疏,自然不比華曲為春兒的承嗣兄長,春兒為了長兄質罪從兄,於禮法上並無過失,有這麼多族老在場見證,還有春兒未來的夫家,沈夫人身邊的媽媽在場,誰敢以禮矩挑剔。”

宋媽媽這才堪堪安心,卻仍是扶著門框一直目送。

李氏在她身邊嘆道:“都怪我這當孃的沒用,才讓春丫不得不出面替華曲討回公道,讓她一個女兒家擔當這些風浪,不過你也不用為春丫操心,她比我這當孃的,可要強多了。”

宋媽媽自是聽不見李氏的安慰,李氏也才回過神來,趕忙飄蕩著也去了明正堂。

明正堂原是顧氏宗族商議大事的堂廈,一般不許婦眷涉足,只今日這樁事件,卻又必得宗婦、興老太太、春歸到場才能理論清明,尤其顧老太太與春歸,害命者張大為前者的陪房奴僕,死者華曲亦為後者的承嗣長兄,她們都是當事之人,不能由旁者替代,事出有因,禮法便也可以放寬侷限,又就算有尹寄餘這麼個外男,但他代表的卻是知州官衙,涉及刑案,男女大防也只能退而其後了。

本朝律法,雖沿舊俗,依據民不舉官不究,可命案卻被太祖定為重大,一般情況下不能迴避官衙,更何況顧氏這樁命案,有觸犯“不睦”十惡的嫌疑,怎麼也不能容許僅只宗法處決,是以就算顧長興起初還有顧慮,擔憂會損害聲譽,但權衡利害之下,到底還是選擇了告官。

大清早,顧長榮就被逼開了明正堂,這時卻還不甚了了顧長興種種“不合理”行為的理由,無奈族老們一個個都無異議,他這宗長也不能固執己見,這時臉色自然不好看,尤其一見興老太太領著春歸到場,面上又是一沉。

他縱然把春歸看作了攀附高門的紐帶,不像過去一樣篾視疏遠,只春歸自從有了這樣的作用,屢屢生事,顧長榮又哪裡會當真待見她?

就更不提顧老太太了,她上了年紀,最近又有心浮氣躁,晚上就睡不安穩,尋常在受了媳婦們晨省之後,大多還要小憩一陣兒,今日卻被顧長榮喊來了明正堂,這可是嫁進門來幾十年,第一件奇罕的怪事,顧老太太已經預料到會有風波,心中難免忐忑,一見春歸也被喊來,就像更加落實一分——這個攪事精,自來就不安份!

她就拉下臉來:“尹先生雖也是趙知州的門生,到底兩家,還沒有行納徵之禮,一個閨閣女兒,大剌剌來見外男,這成什麼體統!”

被點了名的尹寄餘,瞧見顧大姑娘垂著臉只作乖巧,彷彿聽受了這句責備,顯然是不打算自辯的,他只好暗歎一聲,出言維護——誰讓這位很有可能就是他主家的未來妻室呢?據觀察,顧大姑娘本身就不好惹,更別說還有個趙大爺,若那位真無異議,應了這樁婚事,指不定就會算舊帳,追究他該出頭時不出頭。

“老安人,尹某今日在此,可不是身為姻親間的走動,而是因公務問案,顧大姑娘既是苦主,又為人證之一,必是無法迴避,老安人便不要因此苛責了吧。”

他也不想再與顧長榮夫婦兩個廢話,要知道這兩位好歹還是睡了個安寧覺,他昨晚為了捉贓,深更半夜還在荒郊野外吹風呢,待把案子問清楚了,還得趕一程路回汾州,處理一些程式上的事務,正式立案安排堂審,有得一團忙碌。

便讓人提了劉氏上來,問道:“這僕婦,不知顧公及老安人可識得?”

能不認得嗎?!

顧老太太倒也不狡辯:“劉氏是老身的陪房,昨兒告了病,怎麼,難道就這半日一夜的時間,她就犯了事不成?”

怎麼一開口,就有撇清的架勢?尹寄餘有些廢解顧老太太的思維,又道:“昨日下晝,在下接到貴宗族老顧公舉告,疑劉氏之子犯下害命重案,只並無實據,故只是在上告知州後,領了仵作、役吏前往察探,不想於老安人名下田莊,子時,正見劉氏之子在宅居後院,掘出一具屍骨欲行毀移,劉氏亦在現場。”

莫說顧老太太聽聞這話驚駭得兩眼漲突,就連顧長榮,扶在太師椅上的指節亦猛地收緊。

“犯婦劉氏,現有人證顧濟渝指認,你之長子張衝,害殺其子,後過繼為顧舉人嗣子之顧華曲性命,埋屍居處菜地,你可認罪?”尹寄餘慢條斯理地詢問,一點也沒有震懾的作用。

劉氏顯然已經稍稍冷靜下來,喊冤不住:“那具屍骨,怎麼會是曲大爺?也並不是吾兒害殺,是兩年之前,有個陌生人路經田莊,上門求宿,卻不想他得了暴病,死在了奴家宗婦的田莊,老奴和兒子不敢聲張,怕連累主家而被責罰,這才掩埋。”

顧長榮和老太太都鬆了口氣,心說劉氏還不算糊塗透頂。

但這狡辯,也實在漏洞百出。

“據仵作察驗,那具屍骨雖說已然肌膚腐損,胸脅間卻留有刀匕刮蹭的痕跡,足證生前是被匕首刺入體內,且腦部,又有鈍器擊碎頭顱的痕跡,受此重傷,必定當場斃命,怎麼可能遠行?”

尹寄餘令人堵塞住劉氏的嘴,又才叫帶上她的兒子張衝。

一問之下,張衝卻沒合上劉氏那套供辭,這也是當然,他們母子兩個昨日被逮拿,就分開兩處關押,哪裡有時間串供,張衝的說法更有意思,他說他根本就不知道屍骨為什麼在那兒,是因作了噩夢,才半夜掘骨,自己也沒想到真有屍骨。

尹寄餘這才允許劉氏說話:“說說吧,你們母子兩個一人一套說法,究竟是誰在狡辯。”

卻看了春歸一眼,示意道:顧大姑娘鬧出來的風波,可別盡顧著看戲,要不然我可也不理會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