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好看嗎> 第361章 周王有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1章 周王有請 (2 / 2)

不由分說就把喬氏給拉走了。

途經丹楓亭時,陶芳林手上的力道也半點沒有減輕,幾乎勒著喬氏改變了路徑,氣得喬氏幾乎沒有去掐陶芳林的胳膊,瞪著一雙水杏眼兒,奈何她這樣的眉眼風情,縱使是怒極了也只添一層薄慍而已。

“陶才人像是要綁人的架勢,這是為何?!”

“當我願意拘束呢,無非是免得事後被王妃責斥逾矩罷了。”陶芳林輕笑著。

“我只是想去王爺跟前兒問安,算得上什麼逾矩?”

“王爺現在正陪外客,咱們好歹是有封號的才人,怎能不顧體統往外男跟前湊?王妃已經忍著怒氣加以提點,喬娘要再不識趣,豈不授之以柄?”

“有王爺在,難不成王妃還敢誣篾我有失檢點不成?”喬才人翻了個優雅的白眼,滿臉的不屑:“只要王爺不責備,王妃又能奈何?我可不比得陶娘這樣的小心,走步路都怕踩死了王妃院裡的蟻蟲。”

陶芳林暗暗鄙夷喬氏的蠢笨和張狂,神色裡眉目間卻沒顯現分毫,笑意自然也維持著,口吻越發的溫和:“王妃是最重禮矩的人,喬娘且沒看連王爺

有逾禮之處,王妃也會直言提醒呢,王爺何嘗埋怨過王妃衝王妃撂臉子?王爺縱管寵著喬娘,也是萬萬不會容著喬娘不敬王妃的,我可是一心為了喬娘著想,這逆耳的忠言,還望著喬娘能聽進去一些。”

“無非是仗著晉國公府的威勢,董妃才能這樣得意罷了,遲早有一天我會讓她明白,女子的憑仗可不是孃家的家世!”

不是家世是什麼?難不成是這張遲早會衰老的臉皮麼?陶芳林又再暗罵了一句“蠢貨”。

難怪在那一世,沒多久喬氏便在董妃和顧春歸的聯手打壓下惹惱了王爺,竟被王爺親自請令剝奪了她才人的名號,打發去莊子裡不聞不問,就算聖慈太后不滿,一再交待王爺將喬氏迎回,王爺到底沒聽聖慈太后的話,漸漸的,滿京城的貴眷也就忘記了喬氏這麼個人兒,陶芳林之所以對喬氏印象深刻,是因為她的弟弟後來娶的是喬氏的表妹,弟婦曾經為了給喬氏爭取“東山再起”的機會,託了她遊說趙蘭庭在周王跟前兒為喬氏求情,結果這事自然被趙蘭庭當作了耳旁風,原本是易如反掌的事兒,竟然怎麼也不肯出力。

為著喬氏的緣故,她結果招致了弟婦的忌恨,被棄大歸時,弟弟弟婦對她冷嘲熱諷不提,後來還將她的錢財席捲一空,她落得那般下場,和自己的親弟弟不無干系!

而這一世,她卻和喬氏有了共侍一夫的關聯。

陶芳林當然不會仍對喬氏心懷同情,今日這番“交心”,所圖無非是利用喬氏襯托她多麼的知規蹈矩而已,喬氏越惹董妃的厭恨,她就越會被董妃拉攏,在周王奪得儲位之前,與董妃妻妾和睦是必需的前提,周王需要晉國公府的支援,她就能夠屈居在董妃之下,當年顧氏可不就是這樣才能在周王府屹立不倒,佔盡了周王的寵愛?

她這麼個一無所有的孤女,竟然成為滿京都女子豔羨的人兒,誰不知道顧才人雖是側室卻能贏獲周王真心摯意?顧春歸在周王府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偏偏周王妃還逢人就誇顧氏賢良聰慧,導致多少貴族官眷對區區側室禮遇有加,要不是顧氏命薄,後來死於非命……

甚至大有可能母儀天下!

春歸哪能想到陶才人的計劃是踩著她過去的足跡前進?這會兒子董妃因有家事暫時走開,她和馮娘子仍在閒談,馮娘子壓低了聲兒,正好提起陶芳林:“陶才人雖是娘子的親戚,可我還是得說,我可真有些看不得她的作派呢,喬才人雖說張狂,機心卻淺,雖說也不討人喜歡,但相比起來,陶才人這樣的笑面虎才更可怕。”

馮娘子尋常可不愛在背後議論他人,她今日既說出這樣的話,自然有自己的用意:“我和王妃是第一次見,有些話未免有交淺言深之忌,所以才說給顧娘子聽,顧娘子必會信我,提醒一句王妃小心著些陶才人。”

春歸原本就對馮娘子印象極好,聽這話後心裡越發覺得英雄所見略同:“我那表妹心機確然深沉,又慣愛算計他人,我尋常也總遠著她的,沒想到阿慧明知她是太師府的親戚,為了周王妃,也能這樣坦率的指出陶才人的可怕之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