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做可汗txt> 第323章 給點顏色瞧瞧(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3章 給點顏色瞧瞧(下) (1 / 2)

在管塞他們穿越沙漠對帕爾米拉發起奇襲的時候,史新和斯芬克率領北線英軍主力越過幼發拉底河,一路向西,直奔帕爾米拉而來。在得知英軍越過幼發拉底河的訊息後,阿羅伊西澳認為英軍絕不可能穿越沙漠出現在帕爾米拉城下,西邊的英軍才是主力。

基於這樣的判斷,阿羅伊西澳親率表面上是僱傭兵,實際上卻是東羅馬的主力軍團,從帕爾米拉出發,在蘇赫奈(就是後世敘利亞的霍姆斯省的重鎮蘇赫奈)跟史新統領的英軍主力遭遇了。

雙方在蘇赫奈遭遇之後,也沒有廢話,直接拉開了陣勢準備開打,東羅馬全軍分為四隊,採用步兵在前騎兵在後的陣型,由阿羅伊西澳擔任主帥。

這些羅馬軍團的直系後裔雖然早已沒有了當年世界頂級軍隊的風采,卻依然是一支讓人無法忽視的力量。這些年隨著東羅馬一次又一次的戰敗,領土和人口縮小的厲害,這直接導致兵源素質的進一步下降,步兵部隊更多的開始依靠弓箭和標槍等投射武器來削弱敵人。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以步兵方陣的近戰優勢擊潰對手。

這個時候的東羅馬軍隊已經非常依賴騎兵力量來完成制勝一擊。但連年的戰亂與剛剛遭受重創的國力,並不能為他們支撐起一支足夠強大的騎兵力量。

東羅馬輕騎兵很大程度上學習了東方的波斯與北方的遊牧騎兵身上各自的一些特點,他們的重騎兵則是師從他們今天的敵人,也就是英國人,但是他們羅馬人總是難以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份傲氣,這導致無論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羅馬人其實也就是粗略學到了皮毛,頂多算是是點到為止,沒有真正的優勢。另外,阿羅伊西澳就跟昔日的克拉蘇、龐培等人一樣,打仗從來沒有保留總預備隊的說法,他將騎兵分散部署在各個步兵分隊的身後。

英軍這邊就簡單多了,步兵居中,騎兵兩翼策應,炮兵在後提供火力支援。在英軍軍官的哨子聲的催促還有軍法官皮鞭的鞭策下,英軍步兵列好了軍陣,就等著羅馬人先發起進攻了。

這場被後來的史學家稱作“蘇赫奈之戰”的戰役,雙方兵力規模不算很大,東羅馬這邊在兩萬五千到兩萬七千之間,而英軍也不過兩萬三千多,看起來兩方沒有多大差距,但是雙方的戰鬥力卻是天差地別,嗯,英軍在天上,羅馬軍團在地下。

本來阿羅伊西澳還指望英軍先發起進攻,他好以逸待勞,但是對面的史新不上當,他就沒辦法了,“赫拉克託,你帶人去試探一下英國佬…..”想了想之後,阿羅伊西澳做出了決定,他叫來自己的心腹赫拉克託吩咐道。

赫拉克託明白阿羅伊西澳的意思,在他的帶領下,東羅馬人展現了他們的勇氣和謀略。他們沒有一窩蜂地猛衝,赫拉克託將部隊排成好幾列戰鬥線,先派出一小部分人做試探性進攻,衝到英軍陣地前並不進行突擊,而是原地高喊,吸引英軍開槍射擊,付出了幾百人的傷亡的代價後撤退了。

負責一線指揮的斯芬克此時正在得意,卻被經驗豐富的史新打醒了,“斯芬克,你不要大意,東羅馬人這是用以他們戰士的生命為代價,測試我軍的火力密度…..真正的進攻在後面……”史新說完了,就命令斯芬克準備使用最大火力密度。

果不其然,東羅馬人在試探性進攻之後,阿羅伊西澳自以為得到了英軍火力最大密度值,他果斷的羅馬軍團發起攻擊,在他的命令下達之後,狂飆般的進攻展開了。

在羅馬人發起進攻的同時,英軍的火炮也發言了,為了有效的殺傷敵人,英軍炮兵大規模的使用了葡萄彈,成千上萬的彈丸像雨點一樣砸向了正在衝鋒路上的羅馬人,遠了有大炮轟,近了有火槍招呼,就這樣東羅馬人的第一波攻勢就被英國人輕輕鬆鬆化解了。

阿羅伊西澳並沒有放棄,他把自己的底牌仿效英軍的重甲騎兵建立的重騎兵拉了上去,想依靠重甲騎兵的防禦力和衝擊力撕開英國人的火槍陣,但是讓他失望的是,就跟在君士坦丁堡做的實驗一樣,厚實的重甲在鉛彈面前就像乳酪一樣渣,加上他們的戰馬還不習慣大炮的轟鳴,所以這次攻擊又失敗了。

在接連兩次攻擊失敗之後,阿羅伊西澳還不甘心,但是這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他再不甘心,也只能收縮兵力,退回蘇赫奈城。

在退回蘇赫奈城之後,赫拉克託對阿羅伊西澳說可以把那些波斯人驅趕在前面當肉盾,他們羅馬人跟著前進,阿羅伊西澳一聽這主意不錯,我們是為了你們波斯人來打仗的,哪裡有我們拼命,你們卻在看戲的道理?

阿羅伊西澳連夜把在蘇赫奈城以西正在整訓的波斯偽軍調了上來,準備用這支波斯偽軍衝擊對面的東波斯皇協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