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做可汗下載> 第459章功是功,罪是罪(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9章功是功,罪是罪(下)

不料,王建勝話音剛落,姜峰也向他的狗腿子下令:“給我打,把這夥差役打走,讓他們知道本少不好惹。”

於是,差役和狗腿子們便打了起來。打了一陣,王建勝看差役們個個縮手縮腳,不敢狠打,而狗腿子們卻兇狠無比,猛打差役,眼看差役們個個受傷,支撐不住了,王建勝才不得不把牙一咬,大聲吼道:“弟兄們,給我狠狠打,打死姜峰,我王建勝負責,不關你們的事。”這一吼,差役們的膽子才大了,勁也上來了,怒吼著朝姜峰撲過去,很快把姜峰打倒,又痛打一陣,直至姜峰不哼不動了才停手。王建勝走過去一看,姜峰已被打死。

打死姜峰,王建勝自知闖下了禍。但是,王建勝也豁出去了,他想,姜峰這樣橫行鄉里,無法無天,草菅人命,打死他罪有應得,我不等他姜臣找我,我去找他姜臣,把事情說清楚,看他姜臣怎麼辦?

王建勝沒有回縣衙,迴轉頭,直接就去埃及總督府求見姜臣。王建勝把姜峰打死老奶奶、打昏少女及差役打死姜峰的事說了一遍。姜臣沒等王建勝把話說完,便把桌子一拍,眼瞪得斗大,口裡噴著唾沫星子吼道:“王建勝,你好大膽,竟敢下令讓人打死我兒子,直娘賊,你小子是不是沒把老薑我看在眼裡?是不是我這個總督管不了你小子?”

王建勝分辨說道:“總督閣下,我沒有膽量打死你兒,只是你兒子太無法無天,他橫行鄉里,打死老奶奶,又拒捕,起了衝突方被打死了。”

姜臣說:“我兒子打死老奶奶,不管算什麼罪,還有我這個總督頂著,關你王建勝什麼事,你為什麼打死我兒子?”

王建勝也急了,他大聲說道,:“我是伊美提刑官,老奶奶是伊美縣民,你兒子在伊美縣打死伊美縣民,我這個提刑官就要管,就該管。”

姜臣氣的拿手指著王建勝說道:“行,行,王建勝,你還真有種啊,你別忘了你這個提刑官也是我的下屬,信不信我撤你的職?”

王建勝昂頭說道:“你兒行兇之時,我做伊美提刑官,我當然要管;你現在我革職,我便不管了,我回家去當平民。”

姜臣見王建勝不示弱,惱羞成怒,突然向身邊手下下令:“把王建勝推出去斬首。”

王建勝大驚,立刻叫道:“你憑什麼斬我,依據哪條法律,就算你是總督,你也沒有權利殺我,只有陛下和大理寺能定我的罪!”

姜臣說:“我就憑這個總督,你打死我兒子,我就要斬你。”說著,又向手下下令:“把王建勝推出去斬首。”

可是讓姜臣沒想到的是,他的手下都覺得不該殺王建勝,所以嘴上應了,卻不動手。姜臣大怒,吼道:“哪一個不動手,把哪一個也斬了。”這樣一來,他們無奈,才把王建勝推出去殺了。

姜臣殺死王建勝後,引起伊美縣老百姓的憤怒,大家聯名寫狀子,推舉代表進帝都碎葉,直接向皇帝李路告狀。李路一聽這還了得,他立刻下令由狄仁傑牽頭,錦衣衛,廉政總局,司法部,大理寺等各大司法部門組成聯合調查機構調查辦理此案。

當時,狄仁傑等幾個大員一齊來到伊美縣,認真調查,把姜峰的罪行查得一清二楚。認為王建勝身為伊美提刑官,應當為民作主,姜峰拒捕,反打差役,差役自衛打死姜峰無罪。姜臣殺死王建勝,是挾私報復,應判死罪,只有這樣才能平民心。

狄仁傑的報告送給李路後,李路看了幾遍,一直沒有言語。他明白姜臣縱子行兇,十分可惡;姜臣殺死王建勝,更是無法無天,應當將姜臣嚴懲。

正當李路下令重責姜臣的時候,軍方許多將領紛紛上書為姜臣求情,他們認為,姜臣是一個功臣,他立的的功勞完全可以免死,李路看後也覺得很有理,再者說姜臣可是自己的心腹愛將,於是他想出一個折中處理辦法,不殺姜臣,將他的埃及總督職務撤掉,改任一個地方小官。

不料,李路的決定釋出後,引起朝野轟動,伊美縣老百姓更是不服,又聯名上告,朝廷的許多大臣也紛紛向李路上奏,陳述必須對姜臣嚴懲的理由。

尤其是狄仁傑,他上書李路,在書中寫道:“聖明的君王治理國家,鎮壓叛逆,首先必須嚴肅法紀,尊崇信義。漢高祖劉邦初入關中,約法三章,明令殺人者處以死刑,他言出必行,給後人做出了榜樣。現在姜臣身為埃及總督,不能自作表率,反而挾私報復,擅殺官員,實在是罪責重大,殺死亦不足抵罪。為國效力、功勳顯赫的將領很多,倘若功臣犯罪可以免予死罪,那麼必定會縱容有功的人目無國法,為所欲為。如果這次寬赦姜臣,將來有功臣犯罪誅殺,那就明顯表示法令不一,會引起群忿。如果憐惜一個姜臣而使大量的人去翫忽法律,終至不得不嚴加懲處,那損失之大就無法估量了。對於這樣一個犯罪的總督,怎麼能夠不從大局著眼,按照法律判呢?法律是要世代相襲的,陛下千萬不能發一時憐惜之心而違背法制。”

李路看了狄仁傑的報告,沉思片刻,專門把首輔薛希若等幾個重要大臣一齊召進皇宮,讓大臣們議論,大臣們議論了一陣,都對李路說:“法律既定,人人必遵,雖是帝王也不能違背,以姜臣為例,如果陛下不殺他,將把法律置於何地?把您的威嚴信譽置於何地?陛下,姜臣不是你陛下一人的罪人,是整個國家的罪人,陛下您常說律法是最後的底線,既然是底線,又怎麼能輕易改變呢?”李路聽從了大臣們的意見,將姜臣判處死刑。

姜臣被處死後,李路又下旨,給姜臣立一個“功罪碑”,他對承辦人說:“把碑文寫好,姜臣的功,一定要寫清,他獲得的獎賞也寫清;他犯的罪,也一定要寫清,受的懲罰也寫清。”

姜臣的“功罪碑”立起後,看的人很多,對人們的教育也很大。從此,人們知道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不能因有功而犯罪。特別是一些恃功驕傲的人,再不敢以有功而胡作非為了。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