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做可汗txt百度網盤> 第406章 愛內戰的東羅馬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6章 愛內戰的東羅馬人

自打查士丁尼二世死後,東羅馬帝國的伊拉克略王朝就陷入了實質上的無政府狀態,因為包括君士坦丁堡的提比裡烏斯在內,面積不大的東羅馬帝國竟然出現了六個自稱皇帝的傢伙,他們很快就陷入了內戰之中。

東羅馬帝國的內戰讓一旁虎視眈眈的李路大為驚喜,他敏銳的察覺到了這是是實質控制東羅馬帝國的一個好機會,所以在查士丁尼二世作死的時候,李路就讓自己的情報部門在東羅馬帝國扇陰風點陰火,總之就是挑撥離間,用一切手段搞亂這個傳承自羅馬的國家,好讓自己的兒子李察順利入住君士坦丁堡。

“父皇,母妃告訴我,我身上淌著大英和羅馬兩大帝國的血……我前不久讀了一下羅馬的史書,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李察看著自己的老爹說道,“那就是不管是在羅馬還是在被稱為新羅馬的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總是不斷處於內亂爭鬥之中這是為什麼??”

這是為什麼?李察的問題一下難住了李路,是啊,如果看看東羅馬帝國曆史,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這個帝國的人總是在忙於內戰。除了56世紀的短暫安逸,之後的近千年裡,內戰都是東羅馬歷史發展的主旋律。

更為有趣的現象是,東羅馬內戰的頻率往往隨著外戰的出現而呈現升高跡象。也就是內患越厲害,內鬥也就越頻繁。這樣的奇怪事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李路看看自己的兒子,滿意的點點頭,這小子知道自己思考問題了,不錯,值得表揚,他的這個問題還是挺有深度的,嗯,作為未來的君士坦丁堡的君王,知道從史書裡借鑑經驗,看來自己的這個五兒子也不是省油的燈……

東羅馬帝國為什麼會這樣喜歡內戰?李路在穿越之後,和東羅馬帝國打交道多了之後,他了解了一些第一手資料,對於東羅馬人的這個喜好內戰的傳統,還是瞭解一些的。

在李路看來,東羅馬帝國的內亂傳統,是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就留下的政治基因遺傳,從古羅馬帝國的中期開始,原先的皇帝與元老院分庭抗議的政治平衡被逐步打破。

隨著皇帝權力的越來越大,開始對軍權控制越來越嚴,元老院的元老們在後期甚至無法再擔任軍隊統帥。帝國從原來的共和國殘餘體制,逐步走入君主專制。

尤其是關鍵性的四世紀,基友教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扶持為正統信仰後,集權化程序逐漸加強加快。

從羅馬帝國後期開始皇帝的個人權威就不斷膨脹,但另一方面,很多從羅馬共和國時代開始就存在的舊政治格局,依然存在。

比如地方大員對於當地軍隊的控制依然沒有減弱。這樣的情況也沒有因為羅馬皇帝逐步拆分軍隊規模編制而根本性解決。反而因為皇帝的權勢增加,而激化了矛盾。

表面上,後期羅馬帝國的中央官吏隊伍越來越龐大,對於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細緻。但由於原先的元老院制度被破壞,政治博弈平衡的舊生態,已經失效。

而帝國的新官制還在發展中,所以惡果明顯:所有人都不再寄希望於參與權力分享,只有撮取最高權力本身一條路。

結果自然就是各地豪強,開始紛紛打中央皇權的主意。因為過去的那種可以訴求妥協的機制沒有了。不去增加自己的絕對權威,往往意味著死路一條。後來者必然吸取自己成功的經驗,繼續壓制地方權力。反過來,不斷強化的中央皇權,又逼的地方勢力繼續想辦法,入主中央。

所以,到了東羅馬時代,一旦中央權勢不夠強大,內鬥就隨時會爆發。東羅馬人甚至在一段時間裡,為了防禦四面楚歌的帝國邊界,嘗試了適當的逐步放權。這就是東羅馬歷史上著名的希拉剋略軍區制改革。

然而這種半吊子改革,本身也只是權宜之計。由於放權不徹底,反而會惡化原先的結構缺陷。最終結果就是軍區大員們,開始更頻繁的打起了中央的主意。

東羅馬軍區制改革塑造了一批立志殺入首都的地方豪強,在個別地區,原先被推翻的皇族後裔,可以獲得地方勢力的支援,成為另立帝號的獨立皇國。他們對於此後的中央,也就毫無認同感可言。各種內鬥、暗殺、內戰,此起彼伏。無論帝國破落到什麼程度,都不會消停。他們還對於利用外部勢力的支援,毫不猶豫。因而總是在外患嚴重的時候,更容易獲得入駐中央的機會。

一直到東羅馬的晚期,各家族的勢力範圍都被亂入的外部勢力,肢解的支離破碎。當大家都只有一畝三分地,還被彼此分隔開,這種內戰才得以告一段落。但東羅馬帝國本身也到了壽終正寢的時間了。

如今的東羅馬帝國正是陷入了這樣的內戰之中,里昂提烏斯,提比裡烏斯,菲利皮烏斯等幾個大軍閥紛紛稱帝,他們在各自背後家族勢力的支援下,相互廝殺,就為了那張在君士坦丁堡太陽宮中的御座,為了能入主君士坦丁堡,他們甚至向東羅馬帝國的生死大敵大英帝國的李路稱臣納貢,甚至不惜割地並許下種種利好,為了那張椅子,這些傢伙,可以說是連臉面都不要了…….

可奇葩的是,就算東羅馬帝國已經在內戰中打生打死,整個國家已經四分五裂,外有虎狼之國大英在一旁虎視眈眈,可是東羅馬人在這樣的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境況之中,他們不顧內戰已經快要將帝國的元氣消耗殆盡,社會和宗教分歧卻依舊爭端不斷,這樣一來帝國實力自然是越來越微弱。

在社會和宗教分歧導致不斷激化的東羅馬人內部鬥爭中,李路建立的大英帝國這個超級強權比以前的波斯匈人等羅馬大敵發揮著更重要更深遠的作用,此時的東羅馬帝國正經歷一場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危機。

李路就是等的這場社會和政治危機,要不是這場危機,李路想要吃下君士坦丁堡還真是有些難度呢,雖然他的大英王朝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經濟都遠遠地超過了東羅馬帝國,但是東羅馬帝國畢竟是傳承自羅馬的千年帝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東羅馬帝國還是很有底蘊的,要像征服不列顛或者特奧抵瓦坎那樣輕鬆拿下東羅馬帝國,基本上不可能,畢竟東羅馬帝國不是小國。

李路把自己對東羅馬瞭解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說給了李察,然後問李察,“理查,若是日後為父把你送上了東羅馬的帝位,為父問你,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阿爹,孩兒覺得最重要嘚瑟事情就是讓羅馬人學會漢字,知曉漢語,漢字和漢語比什麼拉丁文希臘文高階的多了,這樣的神仙語言,他們不學習怎麼能行?”李察和李路一樣是強烈的漢化分子,在他看來,這個世界上,只有漢字算是字,只有漢語算是語言,其他的語言文字在漢字漢語面前,全部都是弟弟,所以李察這個小子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一點也不奇怪…….

聽到自己兒子的那句最重要的是漢化,李路滿意的點點頭,李察的這個答案,自然是他最喜歡和最想聽到的答案,“嗯,不錯,不粗。為父也是這樣想的…..”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