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李路宣佈,查抄王家所得財物,除了賠償被害人家的損失之外,剩下的財物,全部充公,用來修橋補路,方便所有的百姓,官府不取一文錢的時候,整個蔥嶺廣場都沸騰了起來。
“我就說麼,大可汗是咱們百姓的貼心人,你們還不信…..”
“我什麼時候說不信了?你以為只有你是大可汗的好百姓麼?”
“王上,您的大恩大德,俺們永遠忘不了…..”
等李路親自監斬完畢,準備離開疏勒的時候,孫大綱突然找了過來,“殿下,小人說好的要給您和娘娘整一頓俺們疏勒的特色飯菜的,您哪能現在就走啊?”
“是啊,王上(大可汗),是您重新讓疏勒的天變晴朗,你忙完了,我們要是這樣就送您走了,那我們全城的百姓都會不願意的……”幾個上年紀的老人也連連挽留。
這是真的民心所向,百姓們請自己吃飯,他們這是給自己臉,那自己必須給兜著,“好好,父老鄉親們,那我就好好嚐嚐咱們疏勒的特色飯菜…….”李路笑著說道。
在李路的邀請下,百姓們選出來了幾位代表,一起去跟李路還有武媚吃飯,當他們重新來到孫大綱的酒樓的時候,李路突然說道,“孫師傅,你孫家酒樓名字很容易和別人家重名,我給你重新提個名吧……”
孫大綱一聽,頓時高興得不行,“王上,王上,你說你給我家酒樓起名字?”
“是啊,松筠,拿紙筆來…..”李路吩咐道,李松益趕緊給李路取來筆墨紙硯,李路想了一下,在紙上寫下了“知味館”三個大字,然後遞給孫大綱,“孫師傅,我希望你這知味館能開成一家百年老店…….”
“王上,您就放心吧……”見李路平易近人,孫大綱也松下心來,他拍著自己胸脯說道。
“王上,娘娘,這是我們疏勒全城百姓的一點心意……”等到開飯的時候,李路發現這些飯菜並不是只來自孫大綱一家,幾乎全疏勒的廚子都參與了進來,這些飯菜,自認為自己是資深吃貨的李路卻也好多叫不上名來。
“這是我家做的栗子餡和櫻桃餡的磓子,這是老羅家的蟹畢羅,這是熬大嫂做的胡麻飯,還有這是我親自做的煲牛頭…….”孫大綱一件一件介紹給李路還有武媚聽,當他指著最後兩碗綠油油的麵條的時候,有些慚愧的說到,“那是我婆娘做的槐葉冷淘……是往日裡度荒的時候才做的食物…….”
槐葉冷淘?李路聽了一愣,這道菜不應該是宮廷菜嘛?史書上可是有記載的,唐制規定,夏日朝會燕饗,皇家御廚大官(也作“太官”)所供應給官員的食物中,即有此味,可見原為宮廷食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宮廷食品逐漸傳入市肆民間,並將用槐葉與麵粉合制,改“槐葉冷淘”為翡翠面,成為了城鄉人民的盛夏消暑美味。
可到了自己這裡,咋成了度荒的食品呢?這不科學啊!
疏勒的老百姓把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招待他們眼中的“賢王”,李路則是和他們儘量打成一片,很有一副與民同樂的模樣。
當看到一個漢化胡人抱著幾個他自己栽種的甜瓜獻給李路,李路和武媚品嚐完了,連聲稱讚“好甜,好吃,這應當是天下最甜的甜瓜!”
“殿下,媚娘想聽你作詩了,你就滿足媚娘這個要求吧……”武媚吃了一口甜瓜,然後對李路撒嬌說道。
武女皇的撒嬌,李路還真受不了,他仔細想了想,還真沒有啥有名的詩句,沒奈何他只好硬著頭皮扯了四句“青皮似網滿瓜身,產地疏勒味道真。沁肺留香清爽口,天山果品蜜甜人。”
沒想到李路說完之後,武媚看向自己的眼睛更亮了,“殿下,你這四句道盡了疏勒甜瓜的美妙,媚娘好佩服哦!”百镀一下“重生大唐做可汗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