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第一皇太子筆趣閣> 第379章 打嘴炮?(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9章 打嘴炮?(上) (2 / 2)

瞧瞧這麼多儒家人言無不是在說不尊孔孟,就是蠻夷,就是以夏變夷,只有認可他們儒家才算正統,李路的所作所為很明顯就是動了他們的蛋糕,可問題又來了,眼下的大唐是尊孔,可是他們一手遮天的大唐怎麼打也打不過英軍,筆桿子要和槍桿子較量吃虧的很有可能是筆桿子,不信?不信去問問躺在昭陵的李二,要是槍桿子背叛了他,他的刀把子會不會叫他們做人?

李唐有使者準備出使的資訊被錦衣衛用信鴿傳遞到了英國,李路看了之後笑了,他們是來講和為李小九拖延時間的,更重要的是這幾個人竟然是要來和老子爭論華夏漢人正統來的啊,正統,呵呵呵呵........

正統這玩意吧,實際上從來都不是口頭上掙來的。誰對這片土地貢獻大就會被後人認為是正統。華夏每次動盪哪次不是屍骨盈野,春秋戰國,秦末,新朝,三國,五胡亂華,隋末,唐末,靖康,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國,各種制度死去活來,翻滾n次後留下來的全是當時狠人原創。

唐時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態度和漢時一樣麼?宋時人的精神狀態飲食起居和唐一樣麼?明清呢?正統?呵呵,還記得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麼?始皇大一統度量衡文字,所以後人認他是正統,哪怕他滅了六國史書暴君。武帝被說窮兵黷武得還不夠麼,但他讓這片土地上的臣民世稱漢人。隋可憐就兩個皇帝,但搗鼓出了科舉,大運河,所以他是正統,哪怕此朝文采不顯也甩了風流的兩晉、南唐n條街。

何以是正統?他們成就裡光醒目的就編了一本教科書,考點無數,所以自然是正統了。華夏是一個血澆出來的老民族,無數人以各種精神狀態各種生活方式生存在一個逐漸成型的大背景下,悲歡離合,興起與衰落,它的計時單位甚至到了千年。想要當它的正統,最起碼要有足以誇耀百年的功績才夠的上這張門檻。

中華文明何謂正統?諾大的家業,當家的走了,留下大兒子小兒子分家,另有侄兒女婿之輩,紛紛標榜自己正統繼承之地位。又如何以統一標準劃分?長子佔著祖宅,次子擁著器物,侄兒守著祖宗禮法,女婿掌著祖傳手藝,且爭這個做什麼?舊世界消亡,不代表中華文明的沒落,這反而是中華文明開枝散葉,遍地開花的結果!這麼迂腐地分這些做什麼?其實大家都差不多,有能耐把自家牌匾做大做強那就是正統啊!

想到這裡,李路輕蔑的笑了笑,跟我談正統?正統有個蛋用啊,王侯將相,都寧有種乎了,他李路才不信儒家正統這一套呢........

張諫之他們幾個雖然說是出使,但他們內心有著很強的天朝上國情節,在他們看來,他們大唐是天朝上國,宇宙的中心,我們只搞一種外交,那就是周邊小國屁顛屁顛來給我們進貢,以表忠心。

在他們看來,沒有平等外交這一說,嗯,波斯,還有拂菻國(就是東羅馬帝國)都被他們當成海外小弟,他們和已經滅亡的高句麗,新羅,百濟等國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們遠了一點。但等他們到了人家英國的本土,卻看到了一個完全不輸於他們李唐的國度,這讓他們感覺很受傷.....

李唐使節到了碎葉之後,卻發現李路不在碎葉,他在婁師德他們來碎葉之前,去了天竺視察。在得知李路在天竺之後,大唐使團得到了李路的允許,他們稱作鐵路前往天竺第一大港口果州。

李路不在,婁師德他們只好一邊南下一邊遊玩,探查英國的虛實......

張諫之的文人脾氣又發作了,比如他在遊覽了英國天竺行省的千里平原的時候,他這樣寫:”是處千里平原,一望無際,長林豐蔚,遠山起伏,有如驅車太行間。田家小屋,旁樹結構,三三五五,自成村落。車行過處,時有流水潺湲,橫渡橋底,淺綠可染。”這是寫景色的。

“英國政治,立法操之於君王和立法院,行政責之與政事堂,憲典掌之司法部,君王裁成於上以總核之。其興革諸政,大都院堂和君王議妥,而後經樞密臺呈於君王簽押施行。故一事之興,必經眾人之討論,無慮耳目之不周。……百官承流於下,而有集思廣益之休;君王垂拱於上,而有暇豫優遊之樂”。這是寫政體的......

張諫之是儒門的忠實信徒,他對李路在英國的一切施政都看不慣........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