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融入漢家華夏這意味著不僅僅他們要累死,他們的子孫後代也不得安寧。於是有人開始漢化,然後得到了獎賞,於是更多的人開始漢化。就如同金日磾,這些漢化的匈奴人,有著遠比原本真正的中國人對中國文化以及傳統的認可和執著。金日磾侍母極孝,嚴於律己,更嚴於對待他的家人。所以金氏家族七世漢家忠臣,甚至到了王莽篡漢之時,就連劉氏宗室一言不發,那些自詡劉家忠臣的臣子,也一言不發,唯有金氏為劉氏流血。
為什麼會如此?這或許可以用明末那些新附軍總比韃子更兇惡的理論來解釋,要是洋氣一點也能用哥斯達爾摩綜合徵來解釋。
反正這些匈奴俘虜,為了證明他們自己確實是箇中國人了,爆發出了遠比真正的華夏士大夫還強烈的諸夏民族主義,霍去病大軍之中,一半以上騎兵來自收編的匈奴戰俘和投奔的遊牧部族。皋蘭山之戰,首先發起衝鋒的霍去病騎兵,基本是被俘的匈奴騎兵。他們就像瘋狗一樣,悍不畏死的衝上皋蘭山,以瘋狂的攻擊頻率,撕碎了匈奴帝國賴以為驕傲的折蘭與盧候部族的騎兵。
另外烏桓人也是漢朝養的狗。他們甚至跟著霍去病南征北戰,比李路送給李二的二哈們還要乖。他們甚至掘了匈奴的龍城祖墳。將冒頓、老上和軍臣的棺槨扒出來鞭屍,這可是漢軍都沒有做的瘋狂行為。
可惜霍去病死的早。不然以他對遊牧民族的調教功底。說不定就連匈奴單于也可能會被他調教成功。
李二很聰明,他自己就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嘛,漢武帝怎麼調教的匈奴蠻子,那自己改良下拿來調教突厥人就是。既然,歷史證明了突厥人和他們的老祖宗匈奴人一樣需要皮鞭與主人。那李二當然不會介意做他們的主子,然後賜給他們皮鞭。
那誰是自己的霍驃騎呢?呵呵,那位給自己上了摺子的少年郎不就是自己的霍驃騎嘛?李二越想越興奮,看來自己註定能成為和漢武帝一樣的千古一帝,漢武有衛青霍去病,朕有李靖李績李道宗等等一票絕不亞於他們的武將,噢,對了,真還有能跟霍去病一較高下的小阿棧,朕說朕怎麼這麼喜愛這娃子呢,原來他是朕的霍驃騎啊。要是李路知道李二在這麼想,他一定會吐槽,李二,你想多了啊。
李二想讓李路做自己的霍驃騎,可他又怕李路像霍驃騎那樣才二十四歲就英年早逝,李二現在不過三旬,而李路才一十四歲,自己就是再怎麼著,活個五六十不難吧,這樣的人才要是隻能用十年,那多遺憾多可惜啊。想來想去,李二還是覺得驃騎大將軍這個名字不能壓在這樣的英才之上,在李二看來,像李路這樣的英才一不小心就會折損,賈誼牛吧,不一樣抑鬱而亡;霍去病名垂千古,不一樣英年早逝?
李二又想到李路那有些嗜殺的脾性,就對李路說道,“阿棧,你是我李家千里駒,朕有些話想交代你,你呢也是統兵大將,這為將者自是不懼殺戮,自古征戰不會不死人,但是為將者切不可嗜殺無辜之人,多造殺孽,必將遺禍後人......”
聽到李二教育自己,李路忍不住在心裡說道,你李二也曾統兵,你造的殺孽還少?你造的殺孽少,就不會有辦什麼勞什子的水陸法會,用什麼秦瓊程咬金來做門神?不過這些話他都沒敢說。
“陛下,您對臣的教導臣牢記在心,至於多造殺孽,呵呵,臣造的殺孽全是外族蠻夷,為了漢人江山卓立世界,臣就是造再大的殺孽再也所不惜!因為這是臣的使命,我師傅告訴過我,我的命格是七殺星.......”李路這麼說,倒是引起了袁天罡的注意,老袁不看還好,一看心裡暗自說道,“這娃子果然是七殺星下凡,就不是知道是七殺星裡的哪一星?怪不得貧道看不透他的命格,原來他師傅動了手腳,乖乖,能把七殺星看護養大,逍遙真君果然厲害........”
老袁同志看著長身玉立在大殿的李路,一陣的眼熱,他叔袁守城可是告訴他了,務必和李路搞好關係,道門興衰和李路有很的關聯。
李二聽了卻是有喜有憂,喜得的確定了自己的霍驃騎就是李路,七殺命格的人只要成年無一不是稀世名將,有李路坐鎮西北,北疆定然無虞,那西突厥不動還好,要是敢動朕就讓阿棧回去幹掉他們,憂的卻是七殺星殺伐過重,往往早夭啊,好不容易有這麼一位名將胚子,要是早夭了該是多大的損失啊。
大唐的文武群臣們都不是傻子,七殺星幼時多災多難,不夭則也必帶疾延年,這位北海王就是如此,年幼部落被襲擊,沒了父親和師傅,可謂是多災多難,但他硬是熬過來了,這說明啥,已經化氣為將星,殺性已然成型,也就是大唐皇帝能鎮得住。好在七殺命格一般為人忠誠無畏,李二得到了這位小殺星,君位無憂矣。
李路瞧瞧的偷看了在場的大唐君臣,喲,全信了啊,哎喲,系統給自己編造的命格還特麼有用啊,瞧把這群土鱉忽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