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極品傻子> 第444章女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4章女皇?

在李路忙著西征的時候,長安那邊,李小九的遺孀,吳栩女士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錘鍊聽政的皇太后了,當太后不是吳栩的終極目標,她的目的是要當女皇帝,她要超越那位在碎葉做了宰輔的武媚娘,武媚娘不過是一個宰相,而她卻想坐上萬人之上的皇帝寶座。可是在大唐這樣一個封建王朝裡女人當皇帝傳統勢力阻礙重重,談何容易!

吳栩是個極為聰明的女人,她善於學習,在從英國搞到的報紙上,她接觸了遠比大唐先進的政治理念,她從報紙上知道知道要建立新王朝,取得合法統治權,必須要有兩大支撐,一是天意,二是民心。統治者必須是“天命所歸,民心所向”才有建立統治政權的根基。

吳栩在李小九死後,廢黜李、軟禁李旦,平叛楊州,誅殺裴炎,進爾把李唐皇室幾乎一網打盡,為她稱帝掃平一切障礙。但是女人稱帝又是亙古未有的事,當皇帝歷來是男人的事,女人當皇帝,文武大臣、民眾難以接受?

吳栩為了證明自己稱帝是天意,就開始製造一系列祥瑞。例如,萬年縣一平地湧出一個土堆來,吳栩就說這就是祥瑞,平地隆山包,就是貴人出來要主宰世界。有一大臣站出來說,這那裡是祥瑞,是災難,地上冒出一個土堆,就象人身上長一個瘤子。

吳栩聽後一想,看來英國那邊報紙上說的不錯,在中原華夏,千百年來的儒家思想在人們意識中根深蒂固,不能採用。

那用什麼作為輿論工具呢?大唐有三大理論體系,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教思想、三是佛教思想。儒家思想是男尊女卑。數有“母雞打鳴、家門不幸,女人執政、國家滅之”的說法,自己是個婦人,看來儒家思想對自己不利。

道教能不能支撐女人執政呢?道教也不行,道家始祖是太上老君、老子、名李名耳,是李唐王室的祖宗,用人家的祖宗革人家子孫的命,那有這個道理?

道教不行,看看佛教如何?說起佛教吳栩與他們倒有很深的淵源,她年輕的時候在感業寺當過尼姑,後來她收了馮金書做面首。馮金書何許人也?是吳栩第一位男寵,是一個和尚,會討好人。

吳栩為了從佛教中尋找女人稱帝的依據;就令馮金書從佛教經書中查詢依據,馮金書接受任務後,組織一幫高僧組成一個佛教理論研討班,專門研討佛教經裡頭有沒有哪一條記載一個女人可以執政統天下;結果真的查到了《大雲經》。

《大雲經》裡講了一個“淨光天女”的故事:淨光天女曾在同性燈佛那裡聽過《大般涅槃經》,後來在釋迦佛在世的時候她以凡胎降生到了人間,並且再次聽聞了佛法深義。雖然她身為女人,但後來成為國王,得到了轉輪王所統領一方疆土,得大自在,受持五戒,成為優婆夷,教化所屬的城鄉男女老少受持五戒、守護正法,摧伏外道的各種邪見異見,作菩薩事業,度化眾生而後上天成佛。《大雲經》還說淨光天女最早是一個國王的夫人;轉化成淨光天女,再轉化為菩薩,最後上天成佛。這個故事正好符合吳栩。

為了讓平民百姓讀懂《大雲經》,吳栩又指使馮金書組織一幫和尚搞一個《大雲經》註釋。這個註釋就叫《大雲經疏》。《大雲經疏》不僅把《大雲經》解釋得通俗易懂,而且對原故事作了篡改。暗示吳栩不僅是淨光天女的化身,而成為彌勒佛的化身了。彌勒佛化成一個女人來當皇帝。

吳栩對馮金書等人編寫的《大雲經疏》非常滿意,決定將《大雲經疏》印發給文吳大臣和百姓閱讀。另一方面令各州建立一座《大雲寺》,每個《大雲寺》裡都配一本《大雲經》和《大雲經疏》,然後各地高僧大德同時開講《大雲經》,務必讓每個老百姓都知道吳栩是受佛的指意來當皇帝。經過佛教的改造,把這個女主即位的輿論又推向了高潮。至於西邊的大英,滅佛什麼的,吳栩倒是不在乎,反正碎葉那邊,長安早就失控了,再說了,大英通道,大唐,哦,不,是自己即將創立的新王朝拜佛,雙方互不干擾,何樂而不為?天意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接下來是民心。

吳栩是怎樣造意民心呢?她實行四抓。一是對文吳官員打破陳規舊習晉級晉爵,受到官員們的擁護。二是“息兵”減少戰爭,減輕農民負擔。免除京城百姓徭役。三是制定告密制度。鼓勵民眾向皇上告密,如告某官員私下理論皇后、抗拒朝廷、結黨謀反等行為。禁止地方任何官員打擊報復告密者。四是造勢請願,以請願活動造勢民心。

在有心人的指使下,一個叫傅遊藝的七品芝麻官,帶著一幫家鄉的父老鄉親來到洛陽在吳栩殿前上疏,要求吳栩順應天意民心,即位當皇帝,改現任皇帝李旦為吳旦,以後好繼承吳栩的事業。吳栩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但一想不行,那樣顯得太急,要三讓而後受。

吳栩心想,自己不能馬上接受請願,但也不能挫傷他們的極積性,於是決定將請願領頭的傅遊藝由七品官一下子提到五品官。這樣誰都明白,請願可以升官。

時隔不多久,第二輪請願來了,上次是關東李唐王朝老家人,只有百人;這次是洛陽百姓,還有和尚、道士、番人胡客,一萬二千餘人,跑到殿前請願,要求吳栩當皇帝。吳栩還是沒接受。第二天請願人增加幾萬人,除了老百姓、和尚、道士、番人胡容,還有大批官員。

請願者認為人多嘴多不能明一理,於是商定派出代表跟吳栩對話。對話代表說:“天命陛下為主,人以陛下為母,天之丕律,元命也;人之大猷,定姓也。陛下不應天,不順人,獨高謙讓之道,無所憲法,臣等何所仰則?敬冒昧萬死固請。”

接著又人說:“如今,陛下您既不應天又不順人,你只是一味地自己謙虛,你把我們置於何地?”外面的請願者一個勁地嚷著,接受請願,接受請願!

正當請願人群呼聲高漲時,突然一隻鳥飛過來了,馬上有人喊:你們快看呀,鳳凰飛來了,接著又一群鳥也跟著飛過來,人群高喊,看呀!百鳥朝鳳,殿前廣場一下子沸騰了,下面是萬人歡呼,頭上是百鳥朝鳳,這種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現象實為罕見。這時李旦眼看自己沒戲了,也出來要求母親當皇帝。要求把自己降為皇嗣。還要求把自己改姓吳。

吳栩一看,三讓而後受之,這儀式已一步步完成了,也該接受了。她說:“愈哉,此亦天授也”。

吳栩著手選擇皇道吉日,準備登基。選來選去最後決定九月初九在洛陽明堂登基。吳栩為什麼選擇重陽節登基,吳栩想,男為陽,女為陰,選擇重陽就是為了彌補自己作為女性統治者陽氣不足。

吳栩當上皇帝,馬上改唐為周,為什麼改唐為周,是因為吳栩自稱是周王朝的後裔。周王朝統治者姓姬,吳姓出自周太王的次子仲雍建立的吳國,是正兒八經的姬家人。

吳栩登基第四天,她下令在洛陽修建吳氏宗廟,把她的祖宗都追尊為皇帝。把她的幾個侄子封為王。她的一些堂姐、姑姑都封為公主。免除天下姓吳的人的賦稅,把李家的太廟毀了。只保留唐高祖、太宗、唐高宗的牌位,給他們單建了一個廟叫做享德廟。

吳栩為什麼改唐為周,原因很簡單:一是夏、商、周,周朝最長,800餘年,吳栩希望自己建立的吳周王朝能象周朝那樣,長長久久的傳承下去。二是周朝是儒家學說最認可的朝代,吳栩最缺儒家的認可,這就叫缺什麼補什麼。

就在吳栩剛坐上女皇寶座之後沒多長時間,遠在君士坦丁堡的李路就接到了吳栩稱帝的訊息,他微微一笑,“這個吳栩果然夠狠,夠辣,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有我這個穿越客在,你想做安穩你的女皇位子,連門也沒有…….”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