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第一軍火商筆趣閣> 第273章 從史書裡找答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3章 從史書裡找答案 (2 / 2)

但更多時候,法律都受到了皇帝、貴戚、寵臣們的破壞,尤其是西漢中期以後,強調人治的儒家理論匯入漢代法律之中,有了所謂“八議”,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等大行其道,結果是有罪不罰或同罪異罰,嚴重削弱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為貪官汙吏以各種名義逃脫懲罰開啟了方便之門,從而加速了西漢中、後期**之風的蔓延。

儒家對法治的破壞,可見一般,這也是李路很不待見儒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李路開啟那本幾乎被他翻爛的《晉書》,找到了《羊聃傳》,然後問長樂公主,“東晉的羊聃,你知道吧?”

“咯咯咯,哥哥,你在考我?”長樂公主笑著說道,“羊聃我還不知道,他很殘暴的,剛克粗暴,恃國戚,縱恣猶甚,睚眥之嫌,輒加刑殺。疑郡人簡良等為賊,殺二百餘人,誅及嬰孩,所髡鎖復百餘……”

長樂公主不愧是熟讀史書的才女,羊聃的罪行她背的滾瓜爛熟,李路笑著接著問道,“可就是這殘暴的傢伙,卻因一個狗屁的八議制度,因為的祖姑是皇后,是皇親國戚,就免了死罪,多麼可笑啊?那些被他殘害的百姓感情白死了?要是這個羊聃是我的手下,看我不凌遲了他……”

“八議制度,長安那邊的《唐律疏議》也寫進去了……”長樂公主讀了嘟嘴,“哥哥,那邊講究的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麗質,這正是我最討厭中原禮法的一點,八議裡的八類權貴人物犯罪以後,大罪必議,小罪必赦,享受特殊優待,法政機構不得擅做處理,長此以往,哪裡還有什麼公平正義可言?”李路說道這裡,站了起來,“中原那邊,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但是在我的地盤,誰要是敢跟我提什麼八議,我就先把誰送上斷頭臺,因為這些人不是蠢就是壞……”

長樂公主一臉迷醉的看著了自己的男人,她最喜歡的就是李路身上的英氣和霸氣,剛才李路在說道公平正義的時候,恰巧一束陽光穿過窗戶照到李路的身上,顯得李路形象更為高大,“這就是我的男人,他是多麼的英俊瀟灑啊…..”長樂公主心都要醉了…..

李路檢視史書,主要是看的秦漢時代,他認為秦朝和漢朝前期是華夏古典法治時代,最有參考價值。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華夏的法治和禮制結合起來,就變味了。

李路在通讀史書之後,發現秦漢反貪的成功經驗之一是構建了由中央到地方有完整體系的監察機構,大大有助於澄清吏治。

但這一套體系卻也有問題,那就是監察權與行政權分離不徹底,監察權經常受到行政權力的制約。比如皇帝是國家元首同時又是最高監察官,本身卻不受監察和制約。郡守和縣令集行政、監察權於一身,他們自己也沒有同級監察;督郵等既為監察官,同時卻又是郡、縣長官的屬吏,他們在行使監察權時必須秉承行政長官的意志,不可避免地使監察權屈從於行政權。從根本上說,依賴這種體制是不可能防範、制止吏治**的。

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法治稀爛的很,李路都懶得去看,都是些維護士族大地主階級利益的法令,根本不值得李路去參考。

李路折騰了這麼多年,好歹培育起來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這就是被李路這個外掛給提前催熟的接本主義工商業主和資本主義化新貴族,原來借鑑秦漢以及隋唐法律建立起來的英國法律體系已經跟不上生產力發展水平了,要是再不改革司法機構,建立新的法律體系,那麼很有可能會出大問題。

而月氏行省窩案的爆發,恰好就是一個時機,李路準備藉著這個大案掀起一波新的法律改革浪潮來。

就在李路跟長樂公主說著自己觀史的感受和想法的時候,老太監高星走了進來,“陛下,帕特里克先生讓老奴告訴您,您要他還有幾位羅馬大學問家翻譯的《羅馬法經》還有《查士丁尼法典》他們翻譯完了……..”

“好,很好,朕這就去見見這幾位大家……”李路一聽帕特里克他們竟然翻譯完了這兩部重要的西方法典,很是高興,這可是後世大陸法系的濫觴,李路要好好的借鑑一下,都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樣的法學鉅作,李路自然是重視的很。

上拉載入下一章s>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