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堂堂雲南巡撫啊!
竟然和一個無助的孩子般的哀求。
還有,什麼死了五個親人?
蔣慶之看了胡雄一眼。
胡雄低聲道:“說來邪性,老張的家人這幾年來探視他,死在半道五人。後來老張怕了,去信家中,不許家人再來。”
“是沐朝弼!”蔣慶之深吸一口氣,“那廝果然是野心勃勃。”
但野心勃勃的沐朝弼在歷史上卻最終選擇了按下自己的野心,這也和當時朝局有關。
俺答南下雖說收穫頗豐,但在各路勤王之師合圍的態勢之下,最終選擇撤離。經此一役後,嘉靖帝開始重視整頓軍隊,並支援清理沿海一帶倭寇……
這一切都為裕王登基後開關打下了基礎。
也讓沐朝弼的野心在爆發之前選擇了隱忍。
若是坐視倭寇橫行東南,北方俺答必然會再度尋機南下。沐朝弼在西南登高一呼……臥槽!
這個大明頃刻間就要崩塌了。 蔣慶之想到了胡宗憲。
沒有老胡,東南沿海將會淪為倭寇肆虐之地。
但後世蔣慶之只看到了供奉戚繼光的地方,卻少見胡宗憲的香火。
這也和胡宗憲後期因為嚴嵩父子倒臺被連累有關係。
“沐朝弼?”張守愕然,“他怎敢?”
蔣慶之嘆道:“他都敢半道突襲本伯,恕我直言,張巡撫這裡……真不是事。”
張守如遭雷擊,接著默然。
果然是個沒性子的老好人,朝中派他來雲南,這不是坑人嗎?
國公府前,數十軍士散在兩側,十餘文武官員正在等候。
“見過長威伯!”
眾人行禮。
蔣慶之頷首,“多禮了。”
有人笑道:“聽聞長威伯詩才無雙,下官斗膽賦詩一首,還請長威伯指點。”
此人吟誦了一首詩,此詩普通,但卻在暗示沐朝弼的忍辱負重。詩中用梅花來比喻沐朝弼,便是隱喻朝中乃是冰雪,沐朝弼在冰雪壓迫下必然會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