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傲劍春秋電視劇國語> 第四百七十四章,巨匪圍安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四章,巨匪圍安舒 (1 / 2)

張元元咬牙吼叫,讓部下一定頂住。可是王長龍率部拼死搏殺,血氣之勇不容輕視。何況旁邊謝鵬程又帶著四千生力軍上來包抄?張元元心頭大亂,正在慌張之際,忽然聽到城中一聲炮響,眼見得西門大開,一支隊伍衝出來,顯然是來救自己的。張元元大喜,高呼道:“弟兄們頂住,援兵來了!”

解甲山的匪徒們正在慌張,忽然聽說有援兵來了,也發狠搏起命來,死死頂住王長龍部的攻擊。這邊,漁江校尉顧元禮帶一千精兵出了漁江縣西門,吶喊著衝向王長龍的背後。謝鵬程留下來看守營寨的致果校尉趙大喜急眼了,如果這仗打輸了,就算守住了這營寨又有何意義?

趙大喜留下一名執戟長帶領兩百人,多備弓箭把守營寨,自己帶著八百壯士撲了上去,死死咬住想要襲擊王長龍的顧元禮,兩邊叫殺連天。城頭上的漁江知縣郝文昭見顧元禮的一千兵馬被趙大喜截住廝殺,在城頭急的直跺腳,止不住的叫苦。

張元元本來對城裡出來的援兵抱著很大的希望,可是眼見著這支援兵被人截住廝殺,心立刻涼了半截。張元元看了一下戰場上的形勢,對自己一方極為不利。

眼見形勢嚴峻,自己一方已經沒有勝算,張元元決定收攏陣形,他手下這支飛熊軍經過數年的訓練,久經戰陣,所向無敵,官軍望風披靡,今天不能就這樣輸的一乾二淨,這是他在劍南爭雄最重要的資本,張元元喝令鳴金,解甲山眾匪聽見收兵,都火速向中軍靠攏,雖敗而不亂。

張元元斂眾固守,且戰且退,王長龍率部下追出五里地之後,就下令不再追擊,再拼下去也無非就是兩敗俱傷,現在阻止張元元的任務已經達成,沒有必要再拼命了,王長龍親自斷後,讓只是慘勝的安舒兵馬再度回到漁江西郊。謝鵬程部見王長龍已經停止追擊,也不敢孤軍冒險,隨後也開始撤退。

漁江城西郊外,漁江校尉顧元禮的軍隊和連山郡致果校尉趙大喜的軍隊絞殺在一起,兩軍混戰,趙大喜和顧元禮已經大戰五十回合,兩個人都累的狗喘兔子乏,趙大喜眼看著連山郡的八百壯士漸漸不支,正在焦急時,王長龍和謝鵬程帶著主力殺了回來。

人逢喜歡精神爽,趙大喜大吼一聲,“兄弟們,援兵回來啦,給我衝啊!”八百壯士頓時士氣大振,形勢立刻逆轉,開始追殺顧元禮的軍隊。顧元禮見敵人勢大,張元元的軍隊也已經不知去向,自己已經勢孤力窮,情知今天討不到好了,慌忙撥轉馬頭,帶著四五百殘兵向漁江縣西門撤來。

趙大喜哪裡肯放他走,帶著八百壯士窮追不捨,一定要乘勢奪了漁江縣城不可。

城頭上,知縣郝文昭見顧元禮敗回,前來增援的張元元也已經率部遠遁,頓時嚇的手腳冰涼心灰意冷,郝

文昭仰天長嘆一聲,喃喃道:“完了!完了!大勢去矣!”

旁邊站著的師爺朱常亮見郝知縣已經慌了手腳,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其實朱常亮打心底裡並不喜歡牛滿地,只是郝文昭對牛滿地忠心耿耿,只好儘自己師爺的本份,協助他守城而已,現在郝大人心中已亂,失了方寸,還不如趁這個機會勸知縣大人降了,免得一城百姓受苦。

漁江縣原有四千駐軍,被牛滿地調走了三千,只剩下一千兵馬守城。連山郡的謝鵬程聽說漁江空虛之後,立刻放棄鹿野城,率軍圍住漁江,知縣郝文昭慌的手忙腳亂,不知要如何是好,還是師爺朱常亮出的主意,把漁江縣的民壯和衙役都調上城頭來防護,加上原來的一千駐軍,才勉強護住四門。

剛才顧元禮又點起一千精兵出城,此時城頭上防護的都是民壯和衙役,戰鬥力低下不說,見到顧校尉輸了陣,士氣更加低落,又見知縣大人慌的不得了,心都散了。

朱常亮上前向知縣拱手道:“大人,兵法有云,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能降則死!現在形勢已經危急了,咱們不如降了吧!我看牛滿地雖然有大志,可是卻志大才疏。而衛王唐九生是朝廷任命的藩王,降了衛王咱們也不丟人,不如儘早開城投降,不然等人打破城池,免不了玉石俱焚!”

郝文昭已經六神無主,聽到朱常亮這樣說,馬上點頭道:“好!就依師爺的意思,打起白旗,咱們降了!”立刻有手下人答應一聲,舉起綁在杆上的一塊白布,在城頭搖晃起來。顧元禮正帶著四五百殘兵往城西門跑,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如漏網之魚,離吊橋還有四五百步遠時,猛抬頭卻見到城頭豎起了降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