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的出來?王爺,您知道這大概需要多少銀子嗎?”
聽著趙定這話,張仕緯猛然一驚。
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趙定。
國子監三千監生,一年辦學所需,加上各種監生吃喝和雜役,以及教書夫子的俸祿,滿打滿算下來就要十萬兩銀子。
而擴招到九千人,這銀子起碼也要翻三倍。
那就是三十萬兩。
一年三十萬兩,三年就是九十萬兩。
更別說趙定還說了前三年一律免費,後三年才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貼補自己的學費。
如此算來的話。
等於說每年就要向國子監撥付三十萬兩的銀子。
不說此事會涉及那些士族的利益百般阻撓,就是沒有涉及士族的利益,以大乾如今的國庫情況也絕不想再多出二十萬兩的財政撥付。
畢竟當朝二品大員一年的俸祿也才七百兩左右。
這二十萬兩可是不少銀子了。
“我知道。”
趙定極為淡然的擺了擺手,“銀子的事情,我會弄出來,此事夫子無須擔心,倒是那些新開設的科目,所需的老師,還需要夫子多多在意,
我的要求就是家世清白,非士族之人,同時必須要有真才實學,心性可以,不要那種喜歡專營之人,同時在他所擅長的行業上必須要有一定建樹,否則本王寧願將那些職位空出。”
趙定淡淡的吩咐道。
銀子的事情,他趙定有,這一點無須擔心。
他要的就是儘快的培養一些人才出來。
尤其是那些曾經被打壓的寒門和平民子弟。
一旦培養出來,進入了大乾朝堂之後,這些人就會成為他趙定最為堅實的羽翼和支持者。
到了那時,整個大乾的局面也會慢慢的改變。
“既然王爺有把握,那下官自然就不再多問了,至於人選之事,王爺儘管放心,老夫這些年雖然一直在國子監內教書,但人脈還是有的,王爺所需的人才,老夫會在一個月內給王爺您找齊。
至於人品之事,老夫可以作保,絕對可靠,若是出了任何問題,老夫願意自己辭官謝罪。”
聽著趙定這話,張仕緯也不再多糾結,直接拍著胸口保證道。
作為大乾三代帝師,他張仕緯這點人脈還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本王也就放心了。”
對於別人不瞭解,但對於張仕緯,趙定還是瞭解的。
既然張仕緯敢說這話,趙定自然放心。
接下來就是詳細的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