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可以啊。
得,再叫李正吧。
駱一航打了個電話,給上午來過的李正。
“咋,航老闆,單子我還沒弄呢,晚上回去給你做,莫著急撒。”李正那邊吵吵嚷嚷,聽著像是在下工地,就這他還沒忘了扣棚的事,“還是說打算好要扣棚了?”
“不是不是,那片地我打算先露天種菜,秋天再考慮扣棚。這會兒我是想跟您商量商量,您幫我清個魚塘,就是上午看的那片。幫我把塘子清出來,我這兒的活就歸你了。”
駱一航厚著臉皮,親口推翻了上午剛做的承諾。
甚至還用這事情“拿捏“了一把。
這叫學習生意夥伴的先進經驗。
但是那邊李正聽了根本沒上鉤,還牴觸的很,“那可不行那可不行。”
隔著電話都能聽出來他在急的擺手,“你那片魚塘最起碼得挖機上四個工,好幾千塊,我賠本了啊。”
果然不行,駱一航也就是隨口一說,萬一呢。
可惜,沒有萬一,賠本的生意他不肯幹。
“沒事沒事,計劃有點變化,能不能麻煩你明天再來一趟。“
……
轉過天。
駱一航陪著周技術員還有李正,站在了池塘邊上。
強娃也在。
這會兒已經測過了水質,測過了附近的土壤重金屬含量。
正拿根竹竿戳進池子底下檢查底部淤泥厚度呢。
駱一航兩手用力,蹭的一下把竹竿拔出來,這下面泥巴的吸力還挺大,拔的挺費勁。
李正看到竹竿頭上被淤泥染黑的一截,饞的啊,“好傢伙,足有五十公分,這傢伙,堆肥能堆多少。老話說的半年塘泥兩年肥,這傢伙肥著嘞。“
“一兩千噸吧。“周技術員隨口答道,“哪兒堆的了那麼多肥,剛聽你說不還要除草呢麼,那些個野草爛枝子堆點肥就夠用好久。”
“這下面的淤泥有用。”
說著周技術員在池塘裡指了兩個位置,“淤泥層太厚了,留上 20公分做保水層就行,清出來的淤泥在這兩個位置壘兩道隔斷,把這池子一分為三。”
“從側面再開兩條水道,做三個進水口,三個出水口,分割槽完全隔開。”
“隔斷上可以裝投食機,也可以當做分割槽,萬一害病了,可以控制在一個區域減少損失,以後還可以弄成梯隊,分批下蝦苗,分批成熟。”
“但是這樣一來池塘就不能當灌溉水源地了,需要在其他位置挖兩個小池子,每個長寬各五米,深兩米就行,一個做過濾池,一個做沉澱池,兩個池子中間留條水道裝上篩網。”
駱一航笑道:“周哥您還懂灌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