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航趕緊衝張曉茹揮手,拉著舅舅轉移話題。
“舅舅,問您個事,有沒有吃的多,拉的多的豬,長不長肉無所謂,出欄時間也不在乎。”
“有麼,咋沒有麼,多的是。”聊起豬來可撞在張峰槍口上了,“就比如說中午咱吃臘肉的漢江黑豬、還有八眉豬、金華豬、關中黑豬,川省的榮昌豬,這種本地豬都是。”
“沒啥人養的那些個豬都是,不掙錢。”
“現在講究個料肉比,土三元,就是圈裡的大白豬,兩斤半的飼料,就能長一斤肉。黑豬長一斤肉得吃4斤,吃的多,長肉少,那不拉的就多麼。”
雖然不知道外甥要幹嘛,但這麼問了,肯定有他的道理,張峰照實說了。
還勸了一句,“要養豬啊,就養這土三元,長得快,還大,又不愛跑,省心省事,還賺的多。”
駱一航笑笑,搖搖頭,“沒事,我要的是豬糞,豬本身是附帶的。”
“哪有養豬是為了豬糞的。淨開玩笑。”張峰明顯是不信,“你要豬糞是做肥料吧,直接拉糞肥多好。”
“這您可說錯了,我那邊特殊,還就得用自己養的豬的糞,豬糞是為了養蚯蚓,我從頭跟您講啊。”
駱一航又說了土壤菌群、小環境小氣候帶,自迴圈,豬糞養蚯蚓,蚯蚓養蚯蚓土,蚯蚓土養微生物菌群,微生物菌群擴大,增加土壤改良面積,種農作物。
“反正啊,這是一個謹慎謹慎再謹慎,並且持續時間非常長的土壤改良計劃。”
“按照農科院土壤專家給的計劃,我第一期要種200畝玉米,用來養豬。”
張峰大致聽明白了,“只要是在你那邊種出來的東西都行的對吧,那沒必要全種玉米啊,像是南瓜、紅薯,這種澱粉高的,還有紅薯葉葉,菜葉,或者豬草,都能餵豬,營養少,拉的還多呢,反正你是要豬糞的。”
駱一航聽了馬上就順杆往上爬,“您看,這些我都不懂啊,多少作物能養多少豬,多少豬能有多少糞,多少糞能養多少蚯蚓,能改良多少土壤,一系列的事情呢,得長期有個明白人統掌全域性啊。您說是不是,我的好舅舅。”
農活,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科學很重要,經驗同樣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而有個明白人全程管起來更重要。
張峰算是聽明白了,又繞回到最開始,自家這外甥嘴裡的明白人是誰啊,他自己唄。
沒等說話。
駱一航又給他砸實了,“舅舅,咱說定了,您年後就過來幫我養豬,這攤全聽您的。”
“啊,啊,誒!不是,我沒答應啊!”
“你憑啥不答應!”邊上傳來張桂琴怒氣衝衝的聲音。
原來老太后其實也注意著這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