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無人機,如果研究到效率堪比人工的話,那就不必把矮化作為果樹品種的優先考慮了嘛,條件放寬了好多。
要是再能加上自動控制,自動識別,紅外攝像頭吧啦吧啦的,沒準都可以在樹下拉上網子,無人機一開,拉上電箱能自動充電,就讓它自己摘去。
果農回家睡覺去,早上睡醒再回來收。
賽博農奴了屬於。
廣西老表剪沙糖桔,再也不用把剪子掄冒煙咯。
不過可惜,現在只進行到可以biubiubiu,智慧控制鐳射強度和尋找樹葉裡面的果子功能還在進行中,完全實現不知道還要多久。
對了,在長春示範區還意外碰見了楊工。
楊工從駱一航那裡離開之後就來了長春,其實這裡才是他們的主戰場。
智慧農業系統也參與了“黑土糧倉”農業科技會戰。
所以說,駱一航那裡已經有了一件會戰成果。
好東西實在太多,駱一航都看花眼了,看見哪個都想要。
“打住,打住,並不是所有的東西你都能用,你得立足於你那裡的現狀。看什麼是最需要的。”
“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你多了一千畝地,還是撂荒十幾年的荒地,開荒之後地要養。”
“另外,你那裡沒人手,你那幾十個人,一千畝地根本種不過來,日常養護你都幹不了。”
“而且你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是土壤菌群,你的一切都得圍繞著這一點出發。擴散菌群是首要目標。”
隨後嘛。
杜教授發動面子,第一把薅到了中科院大豆分子設計育種重點實驗室。
他們搞出來“東生”系列大豆品種已達到31個。
“東生79”脂肪含量24.16%,創黑龍江省近50年來高脂品種新高。
“東生118”實現了中重度蘇打鹽鹼地畝產149公斤的突破。
還有專注高產的“東生17、19、37、77”等等等等。
整個東生系列,就是這次黑土糧倉會戰的22個主推專案之一。
豆科植物,特別是大豆,生長有根瘤菌,能固氮。
杜教授薅羊毛薅來的並不是東生大豆,而是東生的父系品種。
東生系列是雜交大豆,其父系用的是一種無限結莢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