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奇的是,這麼個大傢伙,啟動時候竟然沒冒黑煙,也沒突突突。
還是李正帶來的夥計,反應快,第一個辨認出來。
“電動機!”然後小聲嘀咕,“這大傢伙用電動機,別是個樣子貨吧。”
“可不是樣子貨。”駱一航不知道什麼時候湊了過來,接了一句,“鴻鵠T300,足足400馬力。”
——
這東西就是杜教授給薅來的最後一件寶貝。
科學院智慧農業機械裝備工程實驗室研發的第三代超級智慧無人拖拉機——“鴻鵠”T300.
就是駱一航在東北看過的,由四位院士領銜研發的智慧農機。
這已經是第三代了,前兩代T50和T150,已經有三千臺馳騁在廣袤的內蒙平原上,耕作著五萬畝農田,種植收穫著苜蓿和藜麥。
預計在三年內擴大到十萬畝。
而第三代“鴻鵠”T300,馬力更進一步,從T150的兩百匹馬力提升到了四百匹。
智慧水平更是向上邁了一大步。
整機長7.8米,寬5.1米,自重16噸。
最高達400馬力。
支援快速換電。
可以24小時作業,負荷作業每小時可達6公里。
作業精準度可達分米級。
能夠在耕作過程中完成土壤、作物、農藝的資料採集。
可以實現全程無人化“耕種管收”作業。
搞來這個東西,是因為無人機只能做些輔助工作,自己幹大活幹不來的。
駱一航這邊人少地多,一千多畝,幾十個人。
累死也幹不完啊。
所以,得弄個能幹活的大傢伙。
但是呢,無人機只能做小東西,大活幹不來。
還得弄個能幹活的大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