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穀賤傷農啊,多了也不好。”
“有啥子不好的,今年就是突然多起來。人家育種的也沒想到產量能有這麼大,農戶們沒反應過來。那村子的農戶說了,等新種子能買了,他們也種,分開種,以後顛顛的就是顛顛,豆子的就是豆子。就是今年有些難熬。”
“是啊,怎麼熬啊。”
“咋熬,吃唄。趁著便宜用力吃,往年這時候豌豆顛十來塊,最少也七八塊,今年才三四塊。不就是產的多了賣不掉麼,咱給它全吃進肚子不就行了。你還怕這東西吃多了長胖啊。”
要麼說川渝人心態好呢,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客人聽了也是哈哈大笑,“這法子對頭,再來一份豌豆顛。”
“來啥來,送了!”
——
做餐飲的,全都是能說會道。
這套話術又是提前商量好的,噹噹噹說起來行雲流水。
而這次集體促銷,也是商量好的。
王紹鵬那邊,以溯源地參觀的名義召集一群合作伙伴。
其他相關的也推薦了一些。
比如各地農科院農技站啊,農科院合作的農業公司啊,還有駱一航幫過的楊秉承那幾個人,請了他們供貨的收購商和火鍋店。
參觀、講解、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王紹鵬在酒桌上把事情一說。
當場就獲得了全體同意。
合作大半年了,又是本鄉本土的。促銷本來也是要做的,合起來搞個大的更好。
而且這是做好事啊,說出去都有面子。
百利而無一害,有啥子理由不搞,搞起。
藉著酒勁,話匣子開啟,怎麼搞,啥時候搞,搞多大,甚至大傢伙連話術都給總結出來了。
集體行動,自然一鳴驚人。
隨著條幅越掛越多,生意越來越火爆,其他做餐飲的人坐不住了,眼紅啊。
眼紅就搞起,有樣學樣,也掛條幅,也促銷,連話術都學去了,反正現在豌豆顛便宜,送唄,多吸引幾桌客人成本全回來了。
沒過幾天,搞促銷的火鍋店就從十幾家變成幾十家,變成兩三百家。
進而就連街邊的小麵館,吃碗麵都給一大坨坨豌豆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