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航本身就不是精打細算的人。
看了一圈之後,薄志鴻挑了一把長劍。
駱一航還是拿著那條長棍。
還有怕出危險,都穿上了護具。
倆人各持兵刃,在院子裡隔著兩米多相對而站。
駱一航收臂抽棍,雙手握在棍身後段,擺出一個最最普通的“正握”。
還專門提醒了一句,“過招還是來真的?”
薄志鴻驕傲答道:“當然是來真的,無需留手。”
說完左手捏劍訣斜指眉心,右手長劍平舉如攬月輪,正是太極劍的起手式“金針指南”。
剛剛擺好架勢。
薄志鴻就動了,果真毫無留手,連試探都沒有。
只見他足踏九宮步,身體右轉,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步,同時右手劍向右上方撩起,直奔駱一航手腕。
果然是太極劍,這招叫“雲門夜雨”,上來就是攻招啊,挺有自信。
駱一航則右腿後撤半步,棍梢回撤斜挑中宮,正是俞大猷《劍經》中的“中四平勢”。
薄志鴻見駱一航後撤,以為他要先防守,立馬搶攻,腳下輕點,向前急刺,劍尖吞吐如靈蛇吐信,上刺咽喉,中取膻中,下削膝蓋,將駱一航正面要害全部覆蓋,具體扎哪,翻個手腕的事。
厲害啊。
卻沒成想,駱一航後撤卻不是守勢,而是要以守為攻。
長劍刺來,駱一航腰跨猛然一擰。
程道長一聲嘆息,剛心說躲早了,劍招還沒使老。
果然,薄志鴻見駱一航擰身,嘴角忍不住翹起,翻手腕向下直奔小腿。
卻沒成想,駱一航長棍如蛟龍出水直搗中路,半途中,劍那麼快,長棍竟然點上了劍脊。
薄志鴻都傻了,這咋可能!
卻又沒成想,金鐵相擊的剎那,長棍突然由直刺轉為橫掃,棍梢貼著劍身一絞一翻,正是《劍經》中的“翻江式”。